豪哥是皇太极的庶长子,按照满族传统和议政王大臣会议,豪哥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太极不传位给豪哥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皇太极突然崩逝,来不及指定皇位继承人。二是,豪哥作为庶长子虽然勇猛顽强,但是在政治上稍显不足。皇太极的嫡妻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皇太极的所有儿子都是庶出。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猝死,由于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因此爆发了皇位争夺战,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是最有实力的竞争者。
不过由于双方谁都没有获得压倒性优势,一度僵持不下,最终经过妥协和政治交换,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成为各方都认可的继承者,是渔翁得利,顺利登基为帝,是为顺治帝。
这场皇位争夺战之中,皇太极长子豪格是最大失败者,什么都没有得到,并且在之后被多尔衮屡屡打压,到了顺治五年,更是被多尔衮构陷下狱致死。
而多尔衮则是因为退了一步,同意福临继位,因此成为摄政王,并且在之后独揽大权,实际上代行皇权。
关于豪格的失败原因,长期以来,大家都聚焦于他的个人能力方面,其实豪格之所以失败,还有个关键在于所领的正蓝旗。
正因为有着自领一旗,才没有获得两黄旗的死忠支持,所以才败得一塌糊涂,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豪格有着自领之旗,不符合两黄旗利益
皇太极生前子嗣中,豪格是唯一一个自领一旗之人,所领的是正蓝旗,还是唯一一位封爵之人,被封为肃亲王。
当然不是说他很受皇太极重视,皇太极此举就有立他为储之意,而是因为他年长,而皇太极其他子嗣,要么早夭,要么还没有成长起来,所以他是占了年长,还有皇太极需要儿子替自己领一旗以巩固皇权的优势。
皇太极猝死以后,其所领的两黄旗自然是希望皇太极子嗣继位,这样才可以保持自己是天子亲领之旗的优势。
因此两黄旗的主要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相继前往肃亲王府上,是“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顺治帝福临)为太子,私相计议”。
当时不只是有两黄旗支持豪格,还有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和代善的两红旗都倾向于豪格,加上豪格自领的正蓝旗,一共是六旗,相比于只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可以说占据巨大优势。
但豪格因为自身政治能力有限,是优柔寡断,又拉拢不住人心,结果导致是两黄旗转而支持福临继位,等于将他中途抛弃。
掌济尔哈朗和掌两红旗的代善,没有坚决支持豪格,是很正常的情况,毕竟他们只是倾向于豪格,可以顺水推舟一把,不是死忠于豪格。
但是两黄旗却没有坚决支持豪格,还是很耐人寻味的,因为两黄旗的态度在于必须是皇太极子嗣继位,不然是不惜兵戎相见玉石俱焚,按理说豪格身为皇太极长子,自领一旗。
如果两黄旗坚决支持豪格,等于三旗是铁板一块,加上济尔哈朗和代善的偏向于豪格态度,胜算还是很大的,但两黄旗并没有这么做,见豪格表现差劲,干脆就以自己力量坚决要求皇太极子嗣继位,放弃无视了豪格,最终僵持不下,才有了顺治帝福临的继位。
两黄旗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关键原因在于,豪格已经自领了一旗,如果豪格成为皇帝,两黄旗虽然依旧是天子亲旗,但豪格自领的正蓝旗才是地位最高的,两黄旗都要靠边站,很明显不符合两黄旗的利益。
所以皇太极猝死以后,两黄旗虽然支持豪格继位,不过是因为豪格年长有实力,是强强联合,但有个特殊条件却是让豪格的弟弟福临为太子,而不是让豪格儿子以后继位,就是因为福临没有自领之旗,肯定要以两黄旗为主,但之后豪格表现太差劲,所以本就不太情愿的两黄旗干脆甩开豪格,依靠自己力量去争取。
再之后发展是年幼的福临符合各方利益,像多尔衮就同意福临继位,因为福临年幼,没有亲政能力,自己成为摄政王,大权可以掌握在手中。
而两黄旗如果坚决支持豪格,多尔衮肯定不会同意,因为争夺皇位之战,豪格与多尔衮已经是死敌,多尔衮怎么可能会同意豪格登基为帝,那不是亲手送仇人掌握大权,以后再整死自己吗,所以这点也是两黄旗后来不再放弃豪格的重要原因,而福临的继位,也可以说是两黄旗和多尔衮的合作。
可以说豪格是成也正蓝旗,自领八旗中的一旗,这是实力的基础,但也是败也正蓝旗,因为他有了自领的正蓝旗,两黄旗的大臣是不愿意与他绑在一起,因为他登基,最大受益方是正蓝旗,次之才是两黄旗,因此两黄旗自然更死心塌地的支持没有自领一旗的福临,这才能使他们利益最大化。
二、豪格并没有得到自领正蓝旗的鼎力支持
清朝初期,因为各种原因,八旗流行改色和混编。像清太宗皇太极继承大汗之位以后,为名正言顺和巩固权力,将多铎和阿济格两兄弟统领的曾经努尔哈赤亲领的正黄和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自己控制的原两白旗改为两黄旗。
至于混编更是常有,由于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压取消其他旗,所以皇太极有时便以旗与旗之间混编来打乱旗内部团结,或者剥夺某旗一部分,分给自己一方的旗。像实力强大的两白旗,皇太极就曾经找借口,将其互相混编。
在这种情况下,豪格身为小辈,却要独掌一旗,自然也要面对类似于混编这种情况,当然他的情况不是父亲皇太极有意分化其实力,而是剥夺和兼并其他旗,分给豪格部分,让其壮大实力。
豪格所领的正蓝旗,成分比较复杂。先是在天聪九年兼并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又是与两黄旗掺杂糅合重新组建而成。
正蓝旗成分复杂,旗员对于豪格有不服者亦是不少。像旗中贝勒阿巴泰,是豪格伯父,对于弟弟皇太极是积怨已久,对豪格更是不用说,这种情况下,豪格在帝位争夺战之中,其实并没有得到全体成员的鼎力支持。
像皇太极猝死以后群龙无首的两黄旗,不论是出于利益,还是死忠成分,都是表明态度必须立皇太极子嗣,哪怕是玉石俱焚。
而正蓝旗,即使出于豪格成为皇帝,正蓝旗肯定一飞冲天的利益立场考虑,如两黄旗那般誓死支持豪格的都没有。
可以说豪格自领的正蓝旗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外,使得两黄旗没有坚决支持他,对内,也得不到全体成员的全力支持和死忠。
当然豪格的个人能力也是重要原因,他性格“性柔”,还有“力不胜众”,是错失皇位的主因。不然他若是有手腕,早就将正蓝旗内部整顿成铁板一块,更是不会在皇位争夺战中,是畏畏缩缩,使得倾向于他的势力大失所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