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括,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和胆识的大将。长平之战的关键在于固守还是速战,廉颇主张固守,和秦军打消耗战,因为他了解秦军的锋锐,赵军不是对手,赵军在小部队被消灭后,廉颇改变了策略,这也是他选择固守的原因。
主动进攻并不完全是赵括的主意,他只是坚定了赵王的信心,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建功立业很正常。你说赵括一无是处也是不客观的,毕竟赵括的军事理论基础很扎实,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也说不过他,也就是搞沙盘模拟赵括是常胜将军,他也喜欢说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但是主战的这个基调是定好了的。
只能说赵括没有上过前线,缺乏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因此需要历练,但是长平之战是关乎赵国国运的大战,交给赵括就过于草率了,他缺少经验过于激进。
如果赵括作为谋士和廉颇一起在长平抵抗秦军,恐怕结果比他自己领军或廉颇带军情况糟糕得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廉颇主张稳守拖垮秦军,而赵括则主张主动出击正面迎敌,一战而定胜负,击溃秦军主力。
两个人在军事方面的想法是完全冲突的,这样的人不可能合作,只可能互相制肘发生内讧。本来赵军的实力和秦军相比就有一定差距,再来个内部矛盾,这只会加速赵军的溃败,结果恐怕比长平之战来得还要悲惨,最后就不仅仅是赵国损失几十万部队,而是真正要被秦军灭国了。
数学上是一加一等于二,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加一可能小于一,赵括和廉颇都有能力,但是他们注定无法配合,达到人们想要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