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指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处于巨大变故中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近代中国,有很多关键性人物推动着我们向西方看齐,他们是: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见识到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这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的转折点。然而,在他们之前,总有一些自大的人固守着祖宗的那一套制度,总觉得中华民族文化最优越。
在遇见西方文化之前,我们的文化在明末清初有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那时候,虽然政局是混乱的,但是,徐光启那一代文人却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并没有什么大碍。
本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吸收、包容、兼并的过程,不断吸收北方民族、南方民族的文化,之后,再进行重构,最终,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应该自信。
徐光启面对全然不知的西方文化,他们没有自卑,没有自大,他们遵照圣人的教诲,客观对待这些外来文化,然后,吸收进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按照那一代文人的计划,他们会用二十年的时间,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典籍翻译成中文资料,然后,供读者阅览。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那么,中国就能与世界同步,而不是被西方远远的甩在后面;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那么,我们肯定会像之前那样,将外来文化吸收进来,构成自己文化中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的目标没有达成。
徐光启那代人并没有将翻译工作继续下去,因为,满人打进了中原,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是遥远的西方社会,而是如何与近在咫尺的汉人相处。
所以,清廷虽然没有制止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但也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也不会像徐光启一样认真对待西方文化。
此外,清政府想了解的是汉人文化,想通过这个来统治汉人。比如:乾隆时期的汉学十分繁荣,便印证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到了清朝末期,西方撬开了中国的国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西方文化。战争将我们的国门打开,让我们知道自己与西方的差距,逼迫我们学习他们的文化。
西方侵略者让我们看到了差距,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弥补差距。
魏源在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就明确提出了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再次发生:
第一点是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思考自己和这些外来者的关系;
第二点是政府确立向西方学习的方针,不能因为文化不同拒绝学习先进知识;
第三点是中国如果想复仇,就必须卧薪尝胆十年,然后,才能战胜这些蛮夷。
魏源的名句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有向西方这个老师学习,才有可能战胜西方这个侵略者。
可以说,魏源的时代中国刚刚惊醒,刚从自己的好梦中苏醒过来,才知道世界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由于,东、西方信息的不对称,且原来的中华文化已经深深烙在了士大夫的心里,所有,他们的局限性也就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以至于,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说服这些士大夫,魏源和那些跟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不得不提出一个“西学中源”的说法,说明这些比我们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其实都是源自于中国,在我们的古籍中都可以找到根据。
接着,魏源引用了孔子的话,向大家说明:“其实,向这些文明学习一些文化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不用觉得很怪异。等我们学会以后,他们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根据这些理论,魏源提议在虎门建造造船厂和火器厂,然后,邀请外国师傅前来指导新式厂房的建造及新式机器的调试,让这些外国人给我们培训,让中国人也学会建造厂房及操作机器,最后,这些都会变成我们的工业。
魏源的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魏源已经意识到了必须向西方学习,只有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才不会再出现像鸦片战争那样的错误。
可以说,魏源的认识是正确的,他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并提前做好了准备。而其他人则只能观望,看这世界到底往哪发展。
其实,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向西方学习,而不是徐光启时代主动向西方学习,这两个区别很大。
所以,被迫情况下的学习,国人都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不会耐着性子学习,而是专挑那些实用性强的东西来学,放弃了基础科学。
此外,在国人心里,想的是能快点战胜这些蛮夷,所以,只学一些皮毛的东西,至于其中的原理,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样的学习是危险的,没有好的基础,我们的工业很容易被西方操控,最后,我们只会吃力不讨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这次打开国门的战争,国人还不愿意去学习这些西方文化。
这些功利主义让魏源那一代中国人,无法好好学习西方文化,而且,另一个让中国人无法认真学习西方文化的原因,便是国人根本没有忘记“中国中心论”,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看不起这些外来人。
甚至,直到这一时期,他们都不能正视东西方的差距,始终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事件。国人始终都没有思考我们这个农业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差距,因为,他们觉得这次战争失利是偶然事件,所以,中国还没有全面落后西方。因为,眼界看不到差距,所以,我们的士大夫还是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化中。
其结果就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让国人产生了误解,将其目的看成手段,将手段看成目的。
此功利主义使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基础研究,忽视了西方文明如何嫁接到我们的文明中。以至于我们向他们学习,并没有心服口服,而是只为拿来使用。
所以,我们花了上百年的学习时间,还是无法真正弄清西方的经济及工业发展,使得我们总被列强排挤在外,站到受欺负的行列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