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丕。曹操,中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记载的儿子众多,继承皇位者只有曹丕,曹植,曹彰三人。曹丕武艺不比曹彰,文采不比曹植,但综合素质高。10岁追随父亲南征北战,显示其过人的战略本领。在文采上,曹丕创作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城邺城,随后又进爵魏王,权倾朝野。此时的曹操,他的一切待遇与皇帝无异,有皇帝之实,只是无皇帝之名。
这时,曹操旗下众多官员都纷纷劝说他自立为帝,曹操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没有登位称帝,他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
曹操
但,已经在手的权力必须世代相传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立谁为王太子,也就是曹氏基业的继承人,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在曹操众多的儿子中,最有希望继承曹操王位的有曹丕,曹彰,曹植三人。于是为了太子之位,他们三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凭借各自的优势,开始了明争暗夺的夺嫡之战。‘’
那么曹操选择接班人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三人之中,太子之位为什么最终花落曹丕之手?在这胜出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据不完全统计,曹操一生中有十五个老婆,二十五个儿子。在这二十五个儿子当中,原本最有希望接班的是长子曹昂,但曹昂在建安二年,跟随曹操出征张绣,在两军交战中牺牲了。《世语》记载:“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曹操还有一个非常喜爱的小儿子——曹冲,历史上称象的那个,但曹冲在建安十三年因病去世了。曹操当时是哭的死去活来,非常的悲痛。这个时候,曹丕就上去安慰他的父亲。
《三国志·曹冲传》载:“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冲儿死了,是我的不幸,但,是你们(曹丕,曹彰,曹植)这些人的幸运。曹丕这些人有希望当太子了。
长子曹昂和最喜爱的小儿子都死了,那么现在只剩下曹丕,曹彰,曹植了。
(1)曹丕,曹彰,曹植都是嫡子
曹操的原配是丁夫人,但后来和曹操离婚了,于是曹操就把卞夫人升为正妻了。按照传统的“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礼法,正妻的儿子是嫡子,是最有条件做接班人的。而曹丕,曹彰,曹植这三人都是卞夫人的儿子,无疑是最有资格的。
(2)曹丕,曹彰,曹植都很有水平,有能力,表现也都很好
所以,所谓的夺嫡之争,实际上是在卞夫人所生的这三个儿子之间展开的。
曹彰
剧照-曹彰
(1)曹彰骁勇善战,每次曹操派他出去打仗,他都是凯旋而归。而且曹彰很优待手下的将士,每次都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部下。
(2)曹彰有勇无谋,不爱读书。为此,曹操曾特地教导过他,说曹家的子弟都是要读书的,身为将帅,就更要读书,于是给曹彰罗列了一个书单,规定曹彰去读这些书。曹彰表面上是答应了曹操,实际上是不以为然,他要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厮杀在沙场的,不能够呆在家里读书。
(3)曹彰只爱当将军,甘愿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征战沙场。曹操对此大笑之,
《三国志·曹彰传》载:“太祖大笑。”
在小编看来,曹操立曹彰为储的念头也就在这一笑之中了了。
曹彰虽然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只想当一个将军,因此最先被曹操放弃了,这是因为曹操选择接班人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寻找一个善于搞政治的人。
也就是说他要选择的接班人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军事家。显而易见,曹彰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曹彰征战四方是可以的,但是要治国的话就不行了。
曹彰虽然很优秀,但是他不合适做政治领袖。
曹彰一排除,那么太子人选就剩下曹丕和曹植了。
曹植
剧照-曹植
曹植在小时候就很能写文章、辞赋。
《三国志》:“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曹操看曹植的文章,觉得写的很好,一度认为是别人代写的,曹植说,出口成论,下笔成章,文章就是要自己写,何必要别人来写,当面请曹操考验他。
曹操很喜欢这个有才华的儿子。
如此一来,曹植应该是很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古人有一个立储的原则,“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首先选择的是正妻生的儿子,如果正妻有多个儿子,就选择年龄大的,如果立嫡,立长都不满足,那就选择最能干的那个。而立爱则是最不让人接受的,排在最后。
当年汉高祖刘邦想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结果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最后还是立的吕后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开国之祖刘邦这么牛逼的人物,最终还是拗不过这个原则。
所以,曹操如果立曹植的话,就有“立爱”的嫌疑了。另外,曹植的性格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三国志》:“(植)任性而行,不自雕砺。”
曹植非常任性,不检点自己,不约束自己。他曾经因为喝醉酒而擅闯王宫大门司马门,不顾曹操的法令。曹操知道后,大发雷霆。
曹丕
《三国志》:“(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
曹丕很工于心计,他用各种各样的权术来处理人际关系,把自己隐藏起来,不露自己的真面貌,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是真的,他真正所想的是什么。
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官场的,最适合和群臣打交道的。
这样的人,才是曹操所想要的。
剧照-曹丕
因此,曹操对曹丕是越来越喜欢,而对曹植则越来越不喜欢。
曹植很率真, 坦诚,是性情中人,让人觉得很可爱。曹丕很隐忍,喜欢隐藏自己,让人觉得可怕。两人性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要我们来选的话,肯定选曹植这个可爱的人。
但问题是,曹操现在不是要评选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要选的是谁是最可靠的人。
曹操选择接班人的第二个标准是选一个政治可靠的人。这个人可以保证他曹魏政权代代相传下去。
因为在这个时候,曹魏政权是不稳定的,外有强敌孙权和刘备,朝廷内部也在闹哄哄的。这个时候,曹操不能选一个任性的人,一个性情中人,他得选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才能保证他这份家业传承下去。
公元217年,曹丕正式被立为太子。在三子夺嫡的这场斗争中,曹丕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1)工于心计
看似弱不禁风的曹丕,实际上心机很深,他不露声色,很会运用权术来拉拢人心,比如像贾诩,司马懿、吴质等大臣谋士皆为曹丕所用。司马懿曾评价他“潜龙勿用”,可以看出曹丕的心机城府之深。
(2)文武双全
世人只知道曹植有才,却不知道曹丕也有才,而且是文武全才。曹彰的才能主要在军事上,他是武才。
曹植的才能主要在文学上,他是文才。而曹丕这两方面都具备,他是文武双全。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中就有曹丕的一席之位。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三曹
曹丕所写的《燕歌行》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而其《典论·论文》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著作。
另外,曹丕武功很好,从小骑马、射箭,功夫十分了得。
曹丕《典论·自叙》: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
他曾经和奋威将军邓展(精研武术,擅使各种武器)讨论剑术,指出了邓展剑术的不足之处,邓展不服气,于是要和曹丕比试剑法。曹丕随手拿起一根甘蔗当做剑,和邓展比试起来,结果几个回合下来,邓展便被击倒在地。
由此看来,曹丕在武术一道上也是深有研究,是个高手。
(3)曹丕是长子
在曹丕、曹彰、曹植这三人之中,曹丕不仅是嫡子,而且还是长子。曹操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见时,魏国尚书崔琰就说“立嫡以长”,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其他的人也纷纷表示赞同。曹魏开国功臣贾诩更是以袁绍、刘表为例【他们立的都是幼子,结果都败了】,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
(4)有高人指点
曹丕是长子,而且文武全才,因此在太子之争中占有先天优势。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撼动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那么曹丕是怎样打败曹植而成为太子的呢?
其中,两个关键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曹丕和曹植在夺嫡的这个斗争中,都有属于自己阵营的智囊。曹植一方主要有丁仪,丁廙,杨修,曹丕这一方主要有吴质、贾诩。
谋士吴质
剧照-吴质
他给曹丕出了两招,一“输诚”,即是要向曹操表达自己的诚意;二“设疑”,即是要让曹操怀疑曹植。
案例一:
有一次,曹操出远征,大家都到城外去送行,曹植为曹操朗诵了一篇歌功颂德的、依依不舍的、文才非常华丽的文章,曹操听后很是高兴。
曹丕在一旁急得不行,他没有准备,而且写文章他也比不过曹植,这个时候,吴质给曹丕支了一招。
《三国志》载:“王当行,流涕可也!”
吴质说你哭就可以了。
父王要远征了,舍不得,而且远征还会有风险,那就哭吧。
曹丕言传意会,立即倒在地上,抱头痛哭,那是痛哭流涕,哭得是感天动地,哭得曹操也留下了眼泪,大家也跟着一起大哭起来。
剧照-曹丕
哭完以后,曹植写的漂亮的文章大家全忘了,再华丽的辞藻在这个时候也没啥用了。所有的人都纷纷称赞还是曹丕的孝心可嘉啊,他是真有孝心啊,他是孝子啊。而曹植则是有点作秀了,有点炫耀自己啦。
吴质用最质朴的、成本最低的、最直截了当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这就是输诚。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最朴素的东西。
案例二:
作为曹丕的谋士,吴质经常要出入曹丕府邸,但又不能公开来往。于是曹丕弄了一个竹笼子将吴质装进去放到马车里面,以此来进出府邸,掩人耳目。这个事情被曹植手下的谋士杨修发现了,他立马就报告给了曹操。
曹操是禁止他的儿子跟官员来往的,怕他们结党营私。
曹丕知道后,向吴质问求解救的办法。吴质一点都不担心,说这个事情好办,只需如此这般这般。
过了几天,曹丕又运进来一个竹笼子。同样被杨修看见了,他又马上报告给了曹操。曹操下令把马车拦下来,结果一检查,发现里面装的都是绸缎,根本就不是吴质。
于是曹操就怀疑了,认为杨修他们是诬告,从而不相信曹植了。
这就是吴质的“设疑”,让曹操怀疑曹植。
总的说来,吴质抓住了曹操的两个要害之处:
曹操虽然重才,但是更重情。
曹操多疑。
有了这两条,吴质对症下药,效果可想而知。
谋士贾诩
剧照-贾诩
曹丕向他请教,贾诩只说了一句话。
《三国志·贾诩传》:“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愿将军你弘扬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实践一个士人应该做的那些事情 。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要违背一个做儿子的该尽的孝道。只要做这些就够了。
表面上看,贾诩好像在打官腔。他说的都是官话,大话,套话。但是他说到了根本上,做人。
不管你是做官,做生意,做学问,归根结底是做人。只要守住你的本分,好好地做人,就行了。不要去玩花招,不要去耍小聪明。
曹丕靠着吴质的帮助和贾诩的指导,最终让曹操满意,如愿以偿夺得了太子的位置,顺利地成为曹魏势力的接班人。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太子曹丕接替了魏王曹操的王位,并且在当年就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是为魏文帝。
曹丕在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下息兵诏,下薄税诏,下轻刑诏等等,他很有理想,希望能够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让曹魏政权延续下去。
然,很可惜,曹丕仅仅当了七年的皇帝就去世了,死的时候才四十岁。
而在曹丕去世的四十六年后,魏国就灭亡了。曹魏王朝存在的时间只有五十三年,确实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这个曹操一手创造的基业,终归还是没有常青下去。
其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
曹丕在称帝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其施行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曹氏和士族之间的关系,争取士族的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品评官职的三个主要内容:
1、家世:即是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任官情况和爵位高低等信息。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要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是个人品行才能的总体品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比较简括,像“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等。
3、定品:即是确定官职品级。定品虽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即使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即使行状不佳也能位列上品。正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九品中正制用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官的人世代为官,只要祖上有人做官,那么后代总归有官做。而从来没有做官的人,就很难做到官。
而曹丕实行的这个九品中正制度和曹操实行的唯才是举的人事政策刚好是相反的。
九品中正制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最终,曹魏的政权却落到了一个世世代代都是士族的司马家族手里。
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讽刺。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兴亡,其根本上还是一个制度问题。
由于曹操在立嗣问题上长期狐疑不决,导致他的三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明争暗斗,展开了一场夺嫡之战。他们三人都想成为太子,继承父亲曹操的王位,然而位置只有一个,要想坐上去,那就得看各自的本领了,哪怕是亲兄弟也得相互竞争,相互算计。
最是无情帝王家。
而生在帝王之家的曹丕无疑是最适合的,他擅长勾心斗角,他充满心计,喜欢玩弄权术,利用权术来笼络人心,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同时,他极会隐藏自己,让人摸不透心思,给人一种神秘又可怕的感觉。
他能看懂你的心思,而你却看不清他,这才是最可怕的,但这又是曹操最想要的。
所以,曹丕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以史为据,可以明得失。读史不能只看表象,要联想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明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