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的深层含义是指帮助社会、替人解忧的一类人。生活中人人都是摆渡人,路边路过的随手拾起垃圾的人,公交上为老人让座的人,下雨天为执勤警察送伞的人等,这些都是摆渡人,摆渡人是无私的、心怀大爱的、善良的,摆渡人用自己去温暖身边的人、照亮这个社会。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这是《摆渡人》中女孩迪伦最后对迪伦说的话。 讲到灵魂,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虚幻、离奇、不真切。确实,不管是西方的耶稣上帝说,还是东方的佛教,甚至我国道教的一气化三清,灵魂的存在已被传述了几千年,却无人能证实,也无人能否认。
飘渺的存在总会引人更深层的联想:灵魂这东西将去往何方?归宿如何?会有孟婆汤之类的了却凡尘的东西吗?《摆渡人》就是一个基于灵魂、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学校总被一群愚蠢的同学捉弄,在家总会和母亲针锋相对,唯一的好朋友也因家庭变故而转学,在这迷茫痛苦的时候她决心去见那久未谋面的父亲,可这趟充满期待,通往亲情的火车,却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
陡然的事故使其成为火车上“唯一的幸存者”,在那片事故的荒原上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男孩”崔斯坦。在一步步寻求解救的道路上,迪伦发现了时间的快速更替,感觉到了身体的内在变化,看到了好似来自地狱的恶魔,她才发觉自己已经死了,崔斯坦则是引领她这副灵魂走过这片荒原的摆渡人。
作者的手法相当细腻,将一路上的惊险恐惧,化险为夷,情绪波动描述得惟妙惟肖,更是展现出两人从漠然到熟知再到相爱的感人历程。
通往前方的道路是艰难的,追寻爱情的道路更是荆棘丛生,来自两个世界的人,一个为了对方将爱意埋于心间,使尽浑身解数保护她的安全,忍受离别的痛苦;一个为了在一起打破桎梏,改变规则,即使身处灵魂的终点依然奋不顾身般的重新踏入魔鬼的道路,只为了在一起。
还好,命运没有捉弄人,或许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就已经发生了难以预料的转变,看到她们一起走出了荒原,来到了现实,心情是释然的,殊途同归或许是最幸福的事了,“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两句简单的话语透露出这一路的艰辛,更表现出最简单的幸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本书像童话故事般带有魔幻色彩,但不置可否地说,它代表了大多数人内心中最纯真的向往、最高尚的人性。
一开始我对女主人公迪伦是保持怀疑的,觉得她矫情,略带做作,有几次甚至导致他人的安全受到危害。但通篇赏完,我是感到庆幸的——那种怀疑感并没有充斥自己的内心贯穿始终。
作为一个15岁的小女孩,涉世未深,恐惧是压抑不了的,爱情是抵挡不了的,冲动是避免不了的。她追寻爱情的样子,鲁莽、纯真、令人激奋,使我一个成年人想起了年轻时的样子,那股冲劲不正是我们面对任何困难都需要保持的吗?
她帮助他人的样子,勇敢、率真、发于心动于行,即使置己于九死一生之际,依然践行着初心,保持着善良,这不正像一位位杰出人物般伟大吗?
摆渡人,不仅仅是带领灵魂走出荒原的引路人,更是发掘人们内心的真善美,给予我们人性光辉的指路人,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他教会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救赎,使我们即使身处世俗、接受诟病依然能回归人性,保留本心,排除万难,独善其身。
命运是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我们总在迷茫困苦时悄然接受这现实的安排,冠以其命运的帽子,就像崔斯坦日复一日的引路便早已相信这规则的定式。
不能否认的是,作为摆渡人,崔斯坦对自己的这份使命是尽心尽责的,对于每一位灵魂他都会竭尽全力地护送其到达彼岸,即使面对那份溢于言表的爱情依然忍痛割爱——只为保护她的安全,践行自己的使命。
我对这份坚持是十分钦佩的,面对这纷纷扰扰喧喧闹闹的不真实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坚守自己的定位一直走下去?但是,崔斯坦对追寻爱情的动力是不足的,如果没有迪伦的坚持,怎会享受最后爱情的果实呢?
谁也不敢说打破命运和坚守自己哪个是正确的,我只能单纯地认为,跟着心走下去就好了。昨天已经改变不了,明天还把握不住,只有今天坚定得顺心而为,努力生活,才会享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结语:因为你需要我,因为爱,所以我在此等候。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