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时,被匈奴俘虏,被困长达十多年,日夜被人监视,生活贫苦,过着非人的日子。但是他依然百折不饶,手握旌节,不曾背叛过大汉。我们欣赏他出色的外交能力,也钦佩他异于常人的忍耐力,更被他忠于自己国家的信仰所打动。
出使西域的张骞,实为人生赢家,如今子孙丰茂!
张骞,一位树立在中华民族外交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汉武帝提出出使西域这个想法时,张骞毛遂自荐向皇上表明决心。张骞出使西域时,被匈奴俘虏,被困长达十多年,日夜被人监视,生活贫苦,过着非人的日子。但是他依然百折不饶,手握旌节,不曾背叛过大汉。
我们欣赏他出色的外交能力,也钦佩他异于常人的忍耐力,更被他忠于自己国家的信仰所打动。
他肩负使命出使西域,不畏匈奴,恪守本心的故事早已被世人所知晓。
那么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他是如何成为人生赢家的?本文将带你揭秘。
楚汉战争时期,中原时局动荡,匈奴乘机用武力征服周国实力比较弱小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月氏,他们斩杀了月氏国王,并将他的头砍下来做成饮酒器,手段极其残忍。
不久,匈奴就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实力逐渐强大,野心不断膨胀,他们渐渐不把大汉放在眼里,时常骚扰掠夺中原边境的百姓。
刘邦忍无可忍,率领大军与匈奴作战,希望将他们一举歼灭,结果却被困在白登七天七夜。从此,刘邦不敢轻易出兵,采取和亲的方式换取边境的和平。
到汉武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军事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边境还是时常受到匈奴的袭击。于是汉武帝开始思考如何击败匈奴。
这时他想到月氏曾遭匈奴杀害,最后被迫迁移到今阿富汗的东北地区,他们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而且月氏的地理位置很好,正处匈奴的西面,大汉在匈奴的东面,如果大汉与月氏强强联手,那么一定可以打的匈奴落花流水。
想到这里,汉武帝就开始在全国招贤纳士,希望可以找到一位有勇有谋的人完成这项使命。张骞看到后毛遂自荐,汉武帝很满意,决定让他担任使节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张骞带着百人大团奉命出使西域。到达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地区。使团出陇西后不久就被匈奴捕获。
匈奴得知张骞此次前来的使命是为了寻找月氏,愤怒不已。因为匈奴与大汉一直以和亲的方式交往,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张骞又是大汉使节,所以他不能杀害张骞,只能将他扣留下来。
为了让张骞归降,单于软硬兼施,但是张骞手握旌节,宁死不屈。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而张骞还没有逃出匈奴,没有完成使命。此刻,他是孤独的、无助的,他不知家人如何,不知该如何向汉武帝复命,不知自己的未来究竟如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活下去,专心下好眼前这盘棋。
张骞从不允许自己虚度时光,既然此时无法到达月氏,那他也要尽可能观察、学习匈奴的东西,掌握有用的情报,为大汉以后进攻匈奴做准备。
所以平日里,只要张骞一有时间就观察匈奴的生活规律、气候变化、地理位置……时间久了,张骞与身边的匈奴越发熟悉,匈奴对他也不像以前那般严格,时常还能从他们口中打探到一点消息,不过要想逃走还是难上加难的。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再次对匈奴发动战争,匈奴疲于应付,内部乱成一锅粥,根本无心监视张骞。
张骞看准时机和堂邑父一同离开。他们骑上马,向西北飞奔而去。由于仓皇出逃,并没有准备干粮和水,好在堂邑父箭术了得,沿途常射到一些飞禽走兽,血可解渴、肉可解饿。
张骞和堂邑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大苑国,在大苑国的帮助下,张骞顺利来到月氏。但是此时的月氏百姓安家立业,君王不愿意为了报仇而伤害百姓,张骞再三劝说也没有用,最终无功而返。
在此次行程里,张骞除了抵达月氏,还来到大夏、康居等国,他熟知这些路线,为以后攻打匈奴打下基础。回大汉的路上,张骞再次被匈奴逮捕。
单于十分气愤,对他严刑拷打。一年之后,单于卧病不起,众人盯上王位,尔虞我诈。不久,单于去世,匈奴内部发生内乱,连监视张骞的士兵都不见身影,机会又再次降临。
十三年前,张骞带领100多人出使西域,如今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不禁让人感到伤感。
此次出使,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使命,但是他对西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风俗习惯等等十分清楚,为攻打匈奴提供重要信息,可谓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汉武帝对于张骞此次出使西域的成果十分满意,封他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军”。
除此之外,张骞的往返路线也起到重要作用。霍去病将军第一次出兵河西,最初的路线就是张骞提供的,霍去病将军在战事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这条路线,随后制定出最终的战略路线。
另外霍去病将军两次西征,迅速消灭速濮部一带势力也与张骞提供的路线有关。当时张骞出使西域时进入到匈奴速濮部王的管辖地区,在这里被俘虏,送给单于处置,在这个过程中,张骞经过此地。
张骞除了提供情报给霍去病将军,还有卫青将军。当时速濮部王为了邀功,将张骞献给单于,于是张骞被关押在单于庭所辖地区。公元前123年,卫青出兵击打匈奴,交战地点正是单于庭所辖地区。张骞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
为了战事更顺利,张骞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做军队的向导。因为张骞曾经出使过大夏,在匈奴地区又待了数十年,所以卫青让张骞做军队的向导。
张骞了解地理环境,知道哪里有水资源,让大军免于饥渴之难,最终大获全胜。汉武帝知道后兴奋不已,封他为博望侯,方城县西南部的地方得名为博望镇。张骞受封后,立刻在博望修筑了城堡,作为政治中心。
据文史者杜海龙调查可知,博望镇周围大大小小的村落都有张骞的后代,一共有836户共计3908名。
杜海龙在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个老人张广杰家里供着张骞的牌位,牌位两旁还有一副对联,主要讲述张骞携带家眷来到博望,建功立业。为纪念祖先张骞,后人在此发展,发扬张骞宝贵的品质。
公元前121年,张骞奉命跟随卫青出战,结果因为逗留延误军机,造成大量士兵惨死,按律当斩,但是汉武帝念在张骞有功在身,只将他贬为平民。
被贬后,张骞一直因为自己无法继续为大汉效力而感到郁郁寡欢,后来他想继续出使西域。
他向皇帝着重介绍乌孙东和匈奴发生矛盾的事情,认为可以说服乌孙东返回共同抗击匈奴,皇帝赞同张骞的想法。就这样,张骞开始了第二次西域之行。
公元前119年,为了联络乌孙一起抗击匈奴,张骞和300多位随从带着上万头牲畜和大量金银珠宝,一路向西,跨过河西走廊、翻过昆仑山、越过黑海……
在沿途中,张骞拜访了很多西域国家,与他们交换礼物,建立友好的关系,最终终于到达乌孙。但是此时的乌孙正值内乱,无力联盟,此次计划又失败了。
虽然联盟失败,但是张骞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方交流,属于中国首次大规模对外交流。
他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改变了西域各国对大汉的看法,也刷新了大汉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发现原来除了大汉、匈奴、月氏、乌孙,还有许多其他友好国家。
此后每年,汉武帝都会派遣使者出访西域,他们将铸铁技术、丝织品、金属工具传入西域,西域也将葡萄、胡萝卜、核桃、宝马等献给中原。此后,古丝绸之路正式形成,中西陆上交通路线正式贯通。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不仅仅促进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它的存在还对当今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
张骞是一位忍辱负重、心怀大义之人。他肩负使命,为了完成任务,他被迫离家十三年,过着异国他乡、整日被他人监视的日子。
他不知未来究竟如何,何处是归途,只靠着矢志不渝的理想存活下去。为了丝路使命,他二次出使西域。他是大汉的忠臣,愿意为了大汉舍弃小我的忠臣。
梁启超先生曾经夸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张骞对国家的贡献,我们应铭记在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