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A股持续下跌23天,市值蒸发4万亿,你觉得这是熊市还是市场震荡?

A股持续下跌23天,市值蒸发4万亿,你觉得这是熊市还是市场震荡?

发布时间:2022-08-17 19:44:07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交易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中小创业板是跌得够惨的,好多个都跌到了12年到14年的低点,只有金融保险和两桶油天天继续新高,这是不合理的,一旦中小创到时间就会暴涨起来,金融保险股就跑不了,也要同样补跌,这就是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实老股民都知道目前的A股市处于一个失真股指的状态,因为2014-2018年我们的A股发行量太大,从2500多只股票扩容到了3600多只股票,并且再加上上证50的局部牛市行情,那么硬生生的是把A股的上证指数拖向了一个高位!因此现在的2449点最低点也许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值!

2008年10月28日上证1664点沪深两市股票共有1583支股票算术平均股价5.19元,而我们的A股目前平均股价为11.56元,其实从这两个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中间的差距在哪里了!其实我们用深圳指数来进行参考的话会发现,目前的A股已经非常接近2008年时期的位置了,因为深圳相对上证指数受到上证50的影响较少,而反应的位置也相对比较直观一点!

那么如果再把所谓IPO发行股去除,再把所谓的上证50和一些涨幅过大的个股剔除,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对应的是2008年的1664点上方1800-2000点的位置了!不过这些都是我的一些主观判断,具体的应该有所谓的专家会具体分析出来,那就需要非常精密的计算了!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现在的A股绝对是和2008年当时一样惨烈,处于绝对的历史熊市底部区域了!

打字很辛苦记得点个赞!!加一波关注,带你读懂主力真正的意图!

2008年A股市值12万亿,2021年A股80万亿,A股确实没长高,但是A股长胖了。

2008年A股上市公司1500多家,2021年A股上市公司4000多家,足足翻了一倍多。

很明显,A股指数失真了。

6124这个2007年的指数高点,市值巅峰也就32万亿,而如今指数仍未突破新高,但按市值来看,80万亿的A股,早已远超当年6124的体量了。

那么,A股指数如果不发行新股,按照2008年来算,现在对应的点位到底是多少?

M2的广义货币估值法。

2008年,M2规模约为48万亿,当时A股市值12万亿,占比约为25%。

截至2021年6月底,M2规模约为234万亿,如果按25%占比来算,股票市值应该约为58.5万亿。

58.5万亿,相较于2008年,翻了将近5倍。

也就是说,如果这58.5万亿的货币都在股市里,那么股指按照当时12万亿市值的体量,大概需要上涨5倍。

2008年最低点指数位置是1664点,那么如果不发行IPO,还是那么多个股,如今指数应该在8000点左右,也就是说现如今仍然在3500点的指数,其中一大半是被新发的IPO给“拖累”的。

如果你觉得很夸张,那我们可以复盘一下权重指数,沪深300和上证50的走势。

2008年,沪深300最低点位1606,2021年最高5930,涨了约3.7倍。

2008年,上证50最低点位1269,2021年最高4110,涨了约3.2倍。

关于指数的计算方式,还有一种就是按GDP去估值。

2008年的GDP是5万亿美元,2020年的GDP是16万亿美元,增长了约3.2倍。

也就是说,A股占GDP的比重应该也随之上涨3.2倍,这个与上证50的指数上涨相对比较吻合。

那么按照最低点1664来计算,A股如果不受IPO扩容影响,指数点位应该在5300点以上。

所以,如果抛开失真的指数来看,整个A股市场,相较2008年而言,还是有成倍地正增长的。

如果你在08年的低点买入一只股票,一直没有抛售,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涨幅应该在3倍以上。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数据而已,实际操作中,能十几年拿一只个股的股民并不常见。

再加上市场的分化,优质的个股已经成长几十倍,那么还有大把的个股一定还躺在地上。

这充分说明两点。

第一、市场总体上的发展符合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权重指数真实的对比与GDP的增长来看,整个指数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是吻合的。

之所以短期存在波动,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和资金的流向导致的。

如果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就意味着未来的股市行情总体趋势性上涨会放缓。

之所以会出现结构化行情,本质也是经济发展开始转型,部分新兴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而大的基石产业增速总体明显下滑。

第二、股票市场的本质,还是要优选上市公司。

按照目前市场的体量,指望A股指数创6124新高,显然短期内不可能,因为市场总体市值已经达到近80万亿了。

指数要再上涨70-80%,同时还要伴随着IPO发行,那再次到6124的时候,市值可能在150-200万亿,对应的广义货币M2,就要在600-800万亿,是目前的3倍左右。

最近两年M2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在8-9%,未来可能进一步放缓,预计10年后,市场的货币总量也不一定会达到600-800万亿的总量。

很明显,如果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推动,指数要重见6124,还需要很久。

但个股创出6124新高地,却有很多,有一些甚至股价相较2007年翻了十几倍。

这说明长期来看,市场的本质并不是指数涨,股票涨,而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股价就会上涨。

一味盯着指数看,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都不会有很好的收获。

买股票,买股票,不是在买指数,指数是股票加权算数出来的,是宏观的大环境大背景的体现,不是一家上市公司真正价值的体现。

从A股指数,到行业板块指数现如今去参考A股指数,真的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在指数失真的情况下,指数K线的参考意义很小,只有成交量还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当市场总体成交量比较大的时候,资金比较活跃,那么上涨的概率会偏高,上涨的板块也会居多一些。

而当市场总体成交量偏弱的时候,市场资金比较紧张,行情即便有,也会更局部一些,更难以把握。

现如今的市场,80-90万亿市值,犹如一头大象,压根不可能整个飞起来。

这种市场背景下,聪明的资金也开始转移阵地,寻找局部的结构性的机会,以板块为热点,寻找新的投资逻辑。

所以,整个市场的局面成了大盘失真,板块指数异常真实。

且不说那些特别细分的指数,就比如创业板指数,最近几年的走势就非常真实,行情来得也非常汹涌。

只不过随着体量越来越大,现如今的创业板指数也不在真实了,部分头部个股市值膨胀,导致创业板指数权重变化,也开始失真。

所以,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以行业为细分的指数级行情,而不是以企业为权重的总体行情。

这样的行情把握,需要对市场的了解能力,就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从A股指数,到行业板块,这种大洗牌是一种必然。

其实这种洗牌早就应该开始,只不过A股错过了一个时代,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那些企业机会都清一色的在海外市场上市,否则可能会成为当下A股的主要权重,指数也完全有可能走出看似更漂亮的行情。

那么,未来的机会该如何把握,如何寻找核心的板块指数呢?

1、寻找政策机会下的行业未来。

说明叫做政策机会下的行业,就比如碳中和。

从政策面来看,碳中和主要就是减少碳排放,这是一个生态的目标,也是工业现代化后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时代。

全球各国都在面临碳中和的问题,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政策驱动的。

所以,像碳中和这样的行业板块,其实就是政策催生出来的,并不是行业本身发展出来的趋势。

至于碳中和旗下细分的领域,这一类就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发展趋势了。

这一类行业机会,大多写在纲要里,行业红利期的时间跨度,也会非常之久。

2、寻找业绩有保障的行业趋势。

所谓业绩有保障的行业,指的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行业,不太可能存在太多的黑天鹅。

诸如白酒、医药,这一类消费型行业,就是属于业绩有保障的行业。

虽说这类行业总体的增速并不会太好,也很容易内卷,但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增长,还是在稳步向上的。

理论上这类行业是真正可以走出慢牛的行业,但资金并不喜欢慢牛,它们会在某些时间节点去拼命炒作,又在某些时间节点把这部分行业给抛弃。

所以,它们可能依然会延续牛短熊长的格局,但总体的趋势会逐步向上,长期持有赚钱的概率偏高。

这类行业可能比较适合稳健的长期投资者去参与,当然参与时间点不能选择行业最热的时间。

3、寻找改变现状的颠覆性行业。

什么是颠覆性的行业机会。

比如以前手机用键盘,现在是触屏,这就是颠覆性的。

比如以前汽车烧油,未来汽车烧电,烧氢,这就是颠覆性的。

以前你买东西主要去商店,现在大部分是去网店,这也是颠覆性的。

以前朋友圈看文字多,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短视频,这也是颠覆性的。

颠覆性指的是不可逆,一个行业如果被另外一个行业淘汰了,这种颠覆性的行业一旦出现,可能就是一个巨无霸的行业。

互联网的崛起,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未来最确定的颠覆性行业赛道,其实是生物制药,因为这一类的技术一旦突破,那想象空间就非常大。

其次是智能AI,包括很火的元宇宙,都是科技类的革命性颠覆。

当然,这些赛道如果要选个股会非常困难,因为核心技术在哪里很难辨别,甚至核心技术是什么样的都很难知道。

但是,要找对行业大方向,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4、放弃阶段性估值修复的行业。

最后,就是放弃一些已经确定没有太多机会的行业。

当然,任何行业都会有周期,有行业估值修复的机会。

就比如传媒娱乐行业,这个行业其实就是被政策给影响的,很难再发展起来的行业。

包括房地产行业,未来几年的角色重新定位,就不会有趋势性的机会。

但是这些行业跌多了也会反弹,也会有阶段性地上涨。

如果想参与,可以参与,但建议去放弃,因为这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像银行、保险等类型的板块,它们是基石,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基石需要的是牢固,而不是大跃进,也就不会存在大的机会。

相反,绝大多数时间内,这些板块都会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让参与者非常的难受。

未来,可能会有一大批的投资者,他们不参与个股的投资,而专注于行业的ETF投资研究,放弃赚企业发展的钱,转而去赚行业发展的钱,享受时代进步的红利。

百花齐放,才是A股的未来最后聊聊A股未来的格局。

在没有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之前,A股的主要任务,是让那些基石股票上市。

所谓基石股票,主要就是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一干中字头国企央企,涵盖铁路、基建、建筑、能源等,之后就是大的民企,不论是地产,还是各大资源类个股,再往后就是大消费类的个股。

这部分上市公司,其实本质上都是关系到最基础的民生,这些企业稳,国之根基就很稳。

但祖国的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这部分基石企业,需要更多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崛起。

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创业板上市,至今已经完成1000多家企业IPO,万亿企业1家,千亿企业18家。

2019年7月22日,第一批科创板上市,至今已经完成300多家企业IPO,千亿企业7家。

所有的企业都是由小树苗长起来,最终成为参天大树的。

所以,A股的IPO是不可能停止的,也不可能停止的。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4000家的上市公司,未来会继续扩容,预计每年都会有500-600家的企业上市。

按上市企业平均50亿市值,每年400-500家,每年的扩容就要2-3万亿之间,如果还有部分巨无霸公司IPO,诸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那么每年新上市的企业市值,就有3-5万亿。

这种扩容一定会让指数越来越“稳定”,而上市公司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美股拥有7000家上市公司,中国目前仅有4000家,预计2030年之前,一定会超过美国,大约能达到80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按照目前创业板和科创板,2%左右的千亿市值比例,新增4000家上市公司,至少又会出现80家千亿市值的企业,可能还会出现几家万亿市值的巨头。

如果加上北交所,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所以,未来的机会就在这里,在这部分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里。

选对赛道,找到每个细分赛道的龙头,其实就有机会赚到超额收益。

如果还是执着于大盘涨跌,那么很遗憾,不断增肥的大盘指数,并不会给到你一个满意的回报。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在茫茫股海中找到那2-3%的优质企业,那就想办法找到那几十个板块中,未来具备增长潜力的那20-30%行业,一样可以赚到钱。

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2008年,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拥抱现在,拥抱未来的2028年,2038年,未来的A股方向在哪儿,我们依然有机会去把握。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