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走出独立行情,以前的老古董,人家大涨你平走,人家平走你小跌,人家小跌你大跌,人家大跌你干脆崩盘。现在要明白一点,谁才是真正发展中的国家,那个才是整个大环境的主导。靠印钱过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A股从来都是看跌不看涨,本周五A股大跌就说明了这一切!
如果美股爆跌的话,A股当然会受到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至于受多大的影响,影响多长时间,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上A股受美股暴跌影响有多大我们以2008年次贷危机为例,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导致股市爆跌,全世界的股市根着他一起下跌,中国的股市也不例外,至使中国股市从6124点直接下跌,下跌途中即使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救市政策,都挽回不了中国股市下跌的态势。
2008年危机过后,美股开始走牛,而A股这时并没有跟随美股的步伐而走牛,直至跌到10月份的1664点,然后在4万亿计划刺激之后,在底部箱体运动差不多3个多月时间才确认转头向上。再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慢慢煎熬,才走出了2015年的牛市,而美股早就创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高。
2015年后,中国开始去产能,去杠杆,A股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跟跌不跟涨,美股跌,A股跟着跌,美股涨,A股不涨,A股马上下跌,仿佛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但这个行情却是和美股相反的。
现阶段美股爆跌影响多大现阶段,美国股市已经处于历史上高位,而迟迟没有突破前期的新高,随时会有下跌的可能,而中国股市在5月已经开始下跌,现正处于震荡探底阶段, 像6月3日美股跌而A股只是像小小的跌一下,而6月4日美股受美联储可能降息的影响而出现爆涨,而隔日的A股并没有出现想向中的爆涨,而是高开之后回落,这一现象说明A股现阶段受美股的影响有限,只会走自己独立行情。
总结历史上美股爆跌都会影响到A股,但现阶段来看,美股对A股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A股正在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或许随着以后时间的推移,最终会由美股影响到A股而变成A股影响到美股。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看完评论,富贵一生,感谢关注。
美股暴跌,A股基本上都是跟跌的。
美股上涨,A股基本上都不跟涨的。
2008年,A股冲高6124,至今仍然徘徊在3000多点。
2008年,标普最高冲高1500点,如今近4000点,而纳斯达克更是屡创新高,翻了十几倍。
也就是十几年下来,A股仍然处于腰斩的点位,而美股已经站上了历史的高位。
跟跌不跟涨,是A股面对外围股市暴跌影响,形成的中国特色。
那为什么A股能在美股大跌的时候,屡创新低,而在美股上涨的时候,又走出“独立”行情呢?
其实原因有以下几个。
1、经济大环境不同。
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大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虽说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从未标榜过自己是发达国家。
而美国早已是发达国家的老大,属于最强的世界经济体,是世界霸主。
不同的经济大环境,对应的股票市场反应,当然也不一样。
美国的经济大环境,决定了极个别的头部企业,主宰了整个证券市场,指数的上涨几乎完全等同于权重的上涨。
而头部的那些企业,诸如微软、苹果、谷歌等等,也正是美国经济的最直接反馈。
中国情况不同,虽说原本银行、地产、保险等权重,影响着市场的指数。
但后来一大批消费类个股,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发力,权重的变化很大。
正因为在经历结构化转型,A股指数就得经历不断的震荡和更迭,总体走势影响就很大。
再加上本身在某些技术方面还是受制于发达国家,导致一些风吹草动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行情。
不过当整体经济再往上迈一个台阶后,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更明显的改观。
2、股市的作用不同。
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股市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股市的作用,其实已经从市场融资,转向了净值管理的市场,或者说是投资市场。
大部分的投资者,投资机构,更倾向于抱团龙头个股,长期持有,长期受益。
中国股市的作用,依然停留在市场融资的环节,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
中国的企业太多了,融资渠道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为了避免银行的坏账,把很多的通路都交给了IPO,让企业到公开市场进行募资,而不是问银行借款。
所以,A股的任务从来都不在于上涨,而是在于IPO顺利的发行,企业能够上市。
这直接导致A股在不停的长胖,而不是长高,现如今的3000点,也早已不是10年前的3000点了。
股市的作用不同,市场的倾向就不同,对于指数总体的趋势也就不同。
毕竟原地融资的代价,比起一路狂飙再融资的代价要低很多。
市场不是不想炒作,而是IPO的抽血导致了资金对于高点的恐惧。
3、投资的资金不同。
美股和A股,市场的资金,也是完全不同的。
美股市场,90%的资金来自于专业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本身,有着比较强的研究能力。
所以相对而言,这些投资机构的风格会比较接近,也就更容易达成共识。
美股市场就容易形成资金抱团,然后达到某一个高度,因为一些风吹草动而出现暴跌。
等暴跌过后,资金再度抱团,又开始缓慢地上涨,周而复始。
这种情况在A股也曾出现过,以公募基金为首的资金抱团上涨,但很快还是回到了百花争鸣的行情。
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的投资资金构成不同,机构资金虽然也越来越多,但是散户资金占比仍然接近40%。
就连专业的投资机构,策略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游资等热钱非常热衷于短线,而公募和险资等不注重长线。
私募基金的各种不同策略也是市场中的活水,引导着整个行情。
但正因为这么多资金群雄割据,所以导致市场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行情。
4、市场的玩法不同。
关于市场的玩法,其实指的是资金获利的方式,这个也是决定了A股和美股差异的重要因素。
美股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以净值管理为主,股价的上涨,股票的分红等,都是它们比较看重的因素。
当然也会存在部分的投机资金,做多做空的在博弈,但总体来说,以机构间的博弈和共赢为主。
A股市场则完全不同,因为大量散户的关系,主力资金可以靠与散户博弈来赚散户的钱。
可以这么说,A股市场很多时候,主力资金并不在意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而是想尽办法去从散户口袋里掏钱,去割韭菜。
这也就决定了,这个市场没必要抱团上涨,通过你来我往的震荡行情,反反复复地收割散户就行了。
市场的玩法不同,对于指数的期许也就完全不同了。
明明可以缓慢地上涨,非要短期的炒作,明明还有上涨的空间,非要一刀把韭菜割了。
就连外国股市的影响,也会让股价高开低开,以这样的方式去收割散户。
但凡散户多的市场,结局都差不多,反复震荡。
就好像散户扎堆的股票,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往往不会被肆意炒作。
5、管控的预期不同。
最后一点是关于管控预期,这一点也很重要。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管控预期,其实就是上面对于整个市场的态度。
美股的市场,属于纯开放的资金市场,或者叫做自由市场。
市场的主力是机构资金,资金的背后其实是各大财团的势力。
财团的目标本身就是抱团取暖,共同富裕,压榨平民,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去散户化的股市上涨。
而管控上的自由,也促使了整个市场倾向于抱团上涨。
A股市的预期,主要是IPO,同时还有防范金融风险。
所以,整个市场的基调就是求稳,虽说从来都稳不住。
市场不想再出现2008年,2015年的股灾情况,所以管控预期中有一条,就是不要让市场过热,不要过度的炒作。
也就是,管控本身,并不希望股市大涨。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散户太多,不希望散户通过投资致富。
原因也很简单,投资致富的道路,往往会蕴含着很多的雷点,比如大量散户不务正业转行做投资等等。
因此,每一次的散户抱团,不论是炒股,还是买基金,结局都是惨烈的。
A股未来,大概率依旧会走出“独立”行情,而这个独立行情,可能会与美股的涨跌独立性更弱。
就是说,未来不仅不会跟涨,也不会跟跌,看着美股去炒作A股的时代即将过去,A股受到美股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市场预期逐步脱钩。
A股之所以会跟跌美股,很大一方面来自于市场预期。
所谓的市场预期,指的是美国牵一发而动全身。
市场资金普遍认为,美国如果遭遇经济危机,股市出现下跌崩盘,势必会通过货币政策去影响全世界。
也就是美联储的印钞,向全世界买买买的情况。
这种情况看似会带动全球市场的大涨,其实是给市场吹了吹泡泡,埋下了隐患。
我国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外汇管制上,在外资对国内的投资上,层层设卡,就是确保外围市场的预期,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影响市场。
未来,我国经济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关联度会越来越低,这也就代表整个投资市场的走势,也不会有太多的同步。
AH股的影响会存在,A50的影响会存在,但这些影响将慢慢的与美股脱钩。
2、炒作资金逐步理性。
现如今的资金炒作,相对来说还是偏向于投机的。
对于美股市场的敏感也无可厚非,毕竟美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但资金会慢慢地回归理性,就事论事的去谈论价值,谈论题材,谈论政策。
美股的大涨大跌,会逐步的与A股脱钩,资金会更理性的看待炒作的问题。
那些指望通过美股波动,在A股市场赚钱的资金,会越来越少,或者说是逐步被消灭。
而当国内的投资者如果更加理性,价值趋同的化,A股也完全有可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慢牛行情。
3、经济政策相对独立。
最后一点是经济政策相关的,诸如货币政策。
美国对于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美元价格、美债价格等都保持高度敏感。
整个经济政策导向也一九四倒向大企业为主,小企业为辅。
而A股市场恰恰相反,以中小企业为主,以权重股为副。
这些经济政策会在不远的将来不断更迭,直到整体经济完全独立为止。
在这种大趋势下,未来的A股市场,受到外围市场的冲击,也必然会越来越低。
最后说两句,关于A股和美股。
很多散户希望A股能出现像美股一样抱团上涨的慢牛格局。
现实情况中,真的不太实际。
不会大面积地给到散户,这种躺着赚钱的方式方法,以面全民都来炒股。
A股的大环境决定了,这个市场必将是九死一生的局面,胜者为王。
至于美股,摇摇欲坠的背后,还存在着再一次抱团的可能性,但不论怎样走,最终对A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