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使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现代意义的纸的发明者,是汉和帝时期专管监制皇宫里使用的器物的太监蔡伦。
蔡伦决心造出一种最好的纸供宫中和民间书写。他领导手下的工匠,在前人各种造纸尝试的基础上,不断地试验,不断地革新。在休息的日子,别人热衷于宾来客往、饮酒观舞,蔡伦却跑到野外,仔细寻找、观察可用来造纸的原料。终于,蔡伦用树皮、麻头、破渔网、破布等废旧物做原料,制造出了一种各方面效果都很好的纸。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专门方法、有目的地制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被后人誉为"蔡侯纸"。
105年,蔡伦把他造出的纸郑重其事地进献给和帝,和帝非常高兴。蔡伦的造纸术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鉴于蔡伦的贡献,后来,他被封为"龙亭侯"。他的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可思议的是,蔡伦的造纸工艺的两个关键步骤对现代造纸术仍有直接影响: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这是现代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二是纸模的孔与纸浆中的纤维尺寸相宜,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纸浆纤维留在上面,形成均匀的薄层。当时用的细密帘子是现代纸模即抄纸器的雏形,而抄纸器是长网造纸机或圆网造纸机的主要部件。
在东汉末年,诞生了历史上又一个著名的造纸能手,他是山东人左伯。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加光洁细腻,成为当时名贵的书写材料。
宣纸的问世是造纸历史上另一件大事。由于蔡侯纸易变黑变黄,且易剥落,东汉安徽宣城人孔丹就尝试制造一种经久不变的纸。一次,孔丹在一棵凛树的树干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层雪白的东西,像一张薄薄的膜,柔软且纤韧。他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发明了用凛树皮和萝草做原料的纸﹣﹣这就是日后享誉全球的"宣纸"。2000年来,宣纸成为国画和书法艺术最重要的载体。
东汉以后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造纸技术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纸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原料扩展到用桑皮、藤皮。同时出现了可以活动的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帘床单,可以反复地捞出成千上万张温纸,大大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煮和春捣,从而进一步清除了原料中的杂料,使纸的质量大为提高。同时还出现了不少新品种的纸,比如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隋唐五代时期,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先后问世。其中,竹纸的使用最为广泛,在唐宋之际得到较大的发展。因为南方盛产竹子,所以,利用竹子造纸,确实对造纸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矿物染料被大量用于制造色纸,这是造纸术的一个重大进步。欧洲在17世纪以后才出现了色纸,这比我国晚了1000多年。同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激励了印书业的兴起和发展,进而促进了造纸业的长足发展,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不断走进日常生活之中。
宋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用纸数量越来越大,也促进了造纸技术的进步提高。油纸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用白色矿粉涂在纸上,再涂蜡,就涂成了所谓"粉蜡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纹纸的质量在宋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纸在阳光下一照,可以看到里面印有透明的花纹﹣﹣至今,它仍然影响着人民币的制造。欧洲直到13世纪才在意大利制造出水纹纸,比我国晚了差不多1个世纪。
元明清时期,我国的造纸业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时期。
在7世纪,中国的造纸术经朝鲜传到了日本,接着又传到了印度。在8世纪中叶,往西又由商人经新疆传到阿拉伯国家,最后传到了欧洲。伊拉克首府巴格达和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开始有了造纸厂,他们造纸用的是旧麻头。9世纪,造纸术传到了埃及。这时,从中亚城市也向欧洲运送了纸,可是这些纸卖价很贵,品质远不及中国纸好。一些精明能干的人冒着很大风险,潜入东方国家造纸厂,终于探询到了造纸的秘密。
12世纪中叶,欧洲第一座造纸厂在西班牙建成,而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建立了造纸厂。法国在12世纪末建立了造纸厂。到16世纪,纸张已盛行于欧洲,从而结束了欧洲人在羊皮上写字的历史。
最初,欧洲人对纸还持怀疑态度。有的国王命令不要把重要文件写在纸上,而只能写在羊皮书上。到了15世纪,当德国人古登堡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时,纸已经在欧洲深深扎下了根。
到了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造纸厂是极大的环境污染源。于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造纸厂都在努力提高造纸质量的同时,设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