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6月16日,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由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先导物成药性研究等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军企业、重点园区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等联合发起、共同参与,在长三角地区组建我国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首个创新联合体,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生物医药产业高地。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领域综合力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市场潜力大,拥有先行成立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的软硬件优势。
据介绍,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将围绕小核酸等新药研发、外泌体与细胞治疗,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高端医疗设备与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与医疗智能制造,器官芯片、类器官构建与再生医学,大数据、智慧医疗、肿瘤与慢病防控惠民工程,生物合成与生物制造等七个未来产业“新赛道”,利用各联合单位已具备的条件,建设若干个产业孵化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以获批上市可注册证为导向的投资、融资发展模式,助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
我国相较于国外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经历2005-2017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从2017年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3个合性生物产业基地,2017年以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技术注册协调委员会;“十四五”期间,我国致力于聚焦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规模达3.29万亿元,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规模达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2021年增速再次提振,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3.97亿元;随着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持续加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叠加国内疫情常态化、需求反复等因素影响,预测到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规模将达4.3万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从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上海、广东和北京具有产业链集群优势,其中,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代表性企业贯穿生物医药产业上、中、下游,具有较好的集群优势;广东省分布有中游制药企业和下游医药流通企业;北京分布有上游原材料企业和中游制药企业。此外,山东省有上游医药装备代表性企业、湖南省有上游原料药代表性企业、湖北省有下游医药流通企业,中药制造企业则还分布在植物物种较为丰富的贵州省和福建省。
——生物医药产业园分布
据前瞻产业园区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5月20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共有176个,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其次为山东和广东等。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行业政策汇总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靠前的区域,一直以来都被赋予示范意义。生物医药行业作为中国的重点创新发展行业之一,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省级机构亦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支持性政策,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升级。
——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
面对2024年复杂多元的经济市场环境,前瞻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于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热力指数,重磅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报告》,通过指数的对比,旨在反映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热度和发展潜力。
从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来看,江苏省分别有5个区县进入前100,分别是虎丘区(第41位)、丹阳市(第46位)、吴中区(第50位)、浦口区(第71位)、栖霞区(第99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主要发起人顾晓松表示,“创新联合体”将发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与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引领作用,助力长三角地区逐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心、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集聚与学术交流高地、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引领的重要策源基地,更深层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