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风云三号F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将接棒在轨超期服役的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
就在此前的6月28日,F星通过了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和业务试运行,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F星在轨测试及试运行期间,星地系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测试进展顺利,在2024年1月下旬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北部、西北东北部出现的大范围降雪以及新疆强降雪,近期长江中下游强降水等天气过程的监测服务中,发挥了较好的应用效益。
根据部署,F星将尽快与风云三号D星(下午星)、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等其他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网业务运行,充分发挥协同观测优势,支撑精密监测业务。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倾斜四条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将继续发挥低轨气象卫星完备全球观测网的整体优势,强化全球精密监测能力。
F星是风云三号系列的第七颗卫星,同时也是风云系列第三颗太阳同步上午轨道卫星,2023年8月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定点于高度836公里、倾角98.75度的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同年10月23日启动在轨测试,设计寿命8年(6年考核)。
F星搭载了10台业务仪器,包括2台全新研制首次上星的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天底型(OMS-Nadir)和临边型(OMS-Limb),3台改进型的微波成像仪(MWRI-II)、 地球辐射探测仪(ERM-II)、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I)。
此外还有5台继承型的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HIRAS-II)、微波温度计(MWTS-III)、微波温度计(MWTS-II)、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NOS-II)、太阳辐射监测仪(SIM-II)。
通过全谱段、高光谱、定量化观测,F星在观测全球大气、地表环境的同时,可大幅提高对大气温湿度垂直廓线、大气痕量气体及地球辐射收支能量的观测精度。
该星在确保气象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业务的基础上,强化了地球系统综合观测能力,提高对臭氧、二氧化硫等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成分以及地球辐射收支能量的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