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夏德文:当好乡村致富带头人不负人民重托

发布时间:2024-08-27 15:07:45

  原标题:夏德文:当好乡村致富带头人不负人民重托

 

  “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应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好。”巧家县炉房乡人大代表夏德文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致富不负人民重托。

 

  作为乡村致富带头人,他耐心肯干、用心实干、细心巧干,致力于改变农村群众贫困面貌,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作为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职责,始终秉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不仅把代表职务看作是一种荣誉,更是当成一种责任。

  养牛过上“牛”日子,牵出致富好路子

  走进炉房乡炉房社区养殖户夏德文经营的肉牛养殖场,远远地便听到牛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宽敞的牛舍内,一头头毛色发亮、膘肥体壮的西门达尔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夏德文正在牛圈里忙着清理牛舍、添置草料。

  夏德文是炉房社区人,早些年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经营和承接一些工程。一个偶然的机会,夏德文发现养牛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便滋生了发展养殖业的想法。于是,他一边从互联网等渠道学习肉牛养殖及防疫技术,一边了解政府扶持养殖业发展的政策。

  夏德文在摸索过程中发现,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建立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很重要,当时炉房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的巧家县玉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正研究该如何开展经营时,恰逢夏德文把自己想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和村“两委”干部进行了沟通,双方一拍即合,随即炉房社区党总支将牛场按照合作社相关规程转交给夏德文经营。2020年5月,夏德文接手经营牛场后,从山西忻州市定襄县高家村购买了212头西门达尔牛。

  夏德文刚开始养殖的时候,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养了3个月,牛还瘦得皮包骨头,于是他在养殖上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学习养殖知识和实用技术,多次到曲靖、玉溪、昆明、上海等地进行养殖培训,在肉牛的品种改良、圈舍建设、母牛增量扩繁等环节细心研究。2020年12月,夏德文被认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

  在夏德文的努力下,合作社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牛棚3个、管理用房3间、生活房2间、母牛生产间3间、饲料棚2个,并分别设置了值班室、消毒室、疫病防疫栏、青储饲料池、水池、粪污处理区各1个,还配备了搅拌机、收割机、耕地机、撒料车、装载车等设备。

  “养牛最主要的是保持圈舍干净、定期做好防疫、草料充足,说到底就是要勤快,要边干边学掌握养殖技术。”夏德文边干边说。

  “看到我养牛有了不错的收入,许多群众也有了养牛的想法。对真心养牛的群众,我会把我的经验教给他们,让他们也跟着我的步伐富裕起来。”致富不忘乡亲,在实现自身致富的同时,夏德文还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传帮带”作用,动员周边群众也从事肉牛养殖和繁育,通过合作社积极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组织群众进行肉牛养殖和防疫培训。

  此外,为了保障养殖场草料供应,夏德文向周边村民流转土地600余亩种植草料,每年可为周边村民增加18万元土地流转费,还吸纳周边村民务工,充分发挥产业基地以农带农作用,促进部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群体稳就业稳增收,同时带动了炉房乡2000多户7800多人的肉牛养殖有机循环发展,让许多村民从“新手小白”成长为“养殖能手”,共同踏上养牛致富路。

  探索培育草莓产业,带动村民实现“莓”好“钱”景

  在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夏德文还带领村民大力探索发展草莓种植。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走进炉房社区石丫口片区和底里村石板河一带,映入眼帘的是满山坡排列整齐的塑料大棚,大棚里一垄垄翠绿的草莓秧苗长势喜人,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在丛丛绿叶映衬下格外耀眼,散发出阵阵果香,令人垂涎。村民们正挎着篮子在田垄间穿梭,精心挑选成熟的草莓,小心翼翼地采摘、分拣、装车……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炉房社区石丫口的草莓种植基地是由夏德文于2023年带领村民探索种植的,由巧家县玉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采用“党支部 村集体 合作社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从2023年初开始引进种植,主要是“蒙特瑞”和“圣安”两个品种,4月初开始采摘,持续时间一直到12月。

  “老文,我有几株草莓生白霉了,快来帮我看一下。”放下电话,夏德文快速往老王的大棚赶去,“现在是草莓生长的关键期,一旦灰霉病扩散,一年就白干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3年夏德文带领当地村民试种草莓380亩,一年下来,在夏德文的精心指导和管理下,每亩产量3吨,全年总产量1140吨,每亩产值2万元,全年产值76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今年,炉房乡新增种植草莓面积1000余亩,加上去年种植的,总计1400亩。今年每亩产量5吨,预计全年总产量7000吨,预计全年产值4900万元;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600元,全年土地流转收益84万元。草莓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前期的种植还是后期的采果都需要大量工人在基地里劳作。平均每天用工300人左右,在基地务工的当地村民每人每天可挣100元,目前草莓基地已为当地村民提供350个就业岗位。

  “村里有了草莓基地,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不仅每天有100块钱的收入,还供一顿中午饭,很划算。”谈及草莓基地带来的实惠,村民们喜上眉梢。

  在夏德文的带领下,炉房乡的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经济高效型农业转换,探索培育新兴产业,近两年草莓产业已成为拉动炉房乡经济增长和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推动了炉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代表带好头、群众有奔头。几年的人大代表生涯,这位在实施科学养殖、带头示范、指导群众学科技奔致富中的典型人物,将朴素的情怀与人大代表的职责融合在一起,把帮扶困难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作为最大的追求。

  “要想富起来,必须先将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夏德文把发展农业产业视为强村富民的关键,结合炉房实际情况,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力推动炉房乡农业产业发展,解决当地群众务工增收难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务工增收,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

  “人大代表职务既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负群众期盼。富裕生活不是等出来、靠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人大代表更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是夏德文一直以来的信念。他因地制宜找准路径,带领着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走稳每一步致富路。展望未来,他表示将一如既往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自觉遵守代表纪律,积极建言献策,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做一名“组织信赖、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巧家融媒通讯员 叶春梅)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