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科普|慢性心衰管理小贴士,利尿剂用量调整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4-09-09 15:11:27

原标题:科普|慢性心衰管理小贴士,利尿剂用量调整的那些事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对“心衰”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可能并不多。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脏功能逐渐衰退的一种表现,它像是一个慢慢失去动力的发动机,无法再有效地泵送血液以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求。而在心衰的治疗中,利尿剂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利尿剂是什么,它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调整利尿剂的用量。

一、利尿剂是什么?

利尿剂作为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心衰)的关键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肾脏的不同部位来发挥作用,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主要作用位点,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其中,①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通过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实现轻微利尿效果;②渗透性利尿剂,或称脱水药,如甘露醇,则作用于髓袢及肾小管的其他区域,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使水分快速排出;③袢利尿剂,俗称“速尿”,以呋塞米为代表,直接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是强效利尿剂之一,能迅速增加尿量;④噻嗪类及类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通过抑制钠离子重吸收来减少体液潴留;⑤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和氨苯蝶啶,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虽利尿作用相对温和,但能有效减少钾的丢失,维持电解质平衡。

二、利尿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往往会出现体液潴留的情况,导致身体各部位水肿,特别是下肢和肺部的水肿,这不仅让患者感到不适,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而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可以有效减轻水肿,缓解心脏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利尿剂还能通过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使心脏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工作,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它还能减少心脏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心脏重构的发生,对心衰的进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利尿剂的用量调整:科学而细致的过程

虽然利尿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作用显著,但其用量的调整却是一个既科学又细致的过程。不当的用量调整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患者和家属在使用利尿剂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科学合理地调整用量。

1.初始剂量的选择

利尿剂的初始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患者的体重、水肿程度、血压、肾功能等。一般来说,医生会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的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水肿持续存在,医生会逐渐增加利尿剂的剂量。

2.体重监测:调整剂量的重要依据

体重变化是反映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应在每天早晨空腹时称体重,并记录下来。理想的体重变化是每天减轻0.5-1.0公斤。如果体重连续几天没有下降,或者反而增加,说明利尿剂的效果不佳,可能需要增加剂量。但也要注意,体重下降过快也可能导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循序渐进地调整剂量。

3.电解质监测: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关键

利尿剂在促进水分排出的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电解质,如钾、钠等。这些电解质的失衡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后果。因此,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水平。如果血钾过低,应及时补充钾盐或调整利尿剂的剂量。

4.肾功能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利尿剂主要通过肾脏发挥作用,因此肾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利尿剂的效果。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如果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应及时调整利尿剂的种类或剂量,必要时停药并接受其他治疗。

5.综合考虑其他药物的影响

慢性心衰患者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与利尿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利尿剂的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调整利尿剂用量时,应综合考虑其他药物的影响,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四、注意事项与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上述关于利尿剂用量调整的科学方法外,患者和家属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更好地管理慢性心衰并促进康复:

遵医嘱服药: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自行停药、换药或增减剂量。对于利尿剂的使用,更需定时定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饮食管理: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以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同时,保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适度运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心理调适:慢性心衰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属也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内容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液生化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心脏功能和药物治疗效果。

预防感染:心衰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凉感冒,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

识别并处理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期间,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出现头晕、乏力、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症状。

慢性心衰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利尿剂、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复查和预防感染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占长河

(占长河)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