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教师节策划|感谢有你:大山里也开满桃李

发布时间:2024-09-10 10:07:39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师者若水,润物无声

在祖国西南的红土地上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以三尺讲台为舟

粉笔作桨,黑板作帆

摆渡在知识的海洋

承载大山里每一缕求知的微光

照亮无数个梦想的彼岸

他们一路追寻,一路花开

他们镌刻时光,桃李天下

​农加贵:“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一直教下去”    

  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当时20岁的农加贵,成为了村中唯一的老师。

农加贵在讲课

  初到落松地小学的那天,当农加贵第一眼看到那些被病魔侵蚀的躯体严重畸形的家长时,心里非常害怕,只想掉头就跑。然而,上过几堂课之后,农加贵改变了主意。“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让我实在迈不开逃跑的步伐,一咬牙就决定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近40年。

农加贵教学现场

  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条件落后,困难一重接一重。没有课本,农加贵就到处托人找来旧的课本;没有充足的试卷考试,农加贵就把题目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一边抄一边做;没有老师愿意到这边监考,农加贵就又担起了监考老师的职责;没有学校接收四年级的“麻风村”小学孩子,农加贵就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摸索出循环复式教学法,一鼓作气把孩子们教到小学毕业。

  1992年,“麻风村”小学首届学生毕业, 农加贵与村民商量后把“麻风村”改为“落松地”村,最终在带着孩子们体检取得健康证以后,第一届小学毕业的孩子们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被县城的初中录取。

农加贵与学生一起吃午餐

  除了教学之外,农加贵还和村民们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感情,开办成人夜校为村民扫盲;帮助手脚不便的村民维修电器、采购生活物品;带领村民修通致富之路……在农加贵的带领下,落松地村的村民们有了尊严,有了勇气,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曾经疾病、贫困、闭塞的落松地村,如今已摆脱了疾病与贫困,融入了社会,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农加贵在教学

  “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一直教下去!”三十余年扎根大山,农加贵不畏艰苦育桃李,把满腔热血撒向三尺讲台,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打开了“麻风村”认知外界的窗口,守护着一个个山里的孩子,书写出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动人篇章。

杨红军:“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茅草房、篱笆墙,很多地方都漏雨,桌子是村民用自家木板拼出来的,几个孩子就这么挤在上面读书、写字……这是1984年刚中专毕业的杨红军,被分配到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南腊乡(现芒卡镇)任教时的学校环境。

杨红军教学现场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供图

  那段教书生涯中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让杨红军坚定地扎根在了大山深处。此后,他先是在2所“一师一校”村小任教,后又调入南腊完小执教,从青年到两鬓斑白,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杨红军一站就是整整40年。

  在杨红军看来,跟孩子们学习相关的事,都是大事。翻开他的教学课本,每页都用红笔写上了满满的批注,有时候,他还会结合农村常见的农具,教学生记住一些知识点。为了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杨红军常主动向年轻老师学习使用互联网、做PPT课件等,经过反复练习,再请年轻老师来给自己挑挑毛病。

杨红军在批改试卷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供图

  杨红军的老房子就在南腊村,但却很少回去住。他和妻子、女儿就住在学校一间不到20平方米宿舍里。“住在这里,离孩子近一些,随时有照应。”杨红军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周末,他会带没回家的学生到家里吃饭;男生头发长了,他取来电推子当起兼职“理发师”;学生身体不好,他会带来中药煎给学生喝……

杨红军教学现场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供图

  1991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杨红军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当时,他本有机会调往县城里的学校,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知识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他说:“我留下来,就是想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杨红军在学校食堂查看学生就餐情况

  今年将年满60岁的杨红军已经告别讲台,大半生的辛勤耕耘,满园桃李竞芬芳,千名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他说:“我愿意继续做大山里的教育守望者,让更多孩子乘着梦想的翅膀,飞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山,去看海,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倪华:“让大山里的孩子放声歌唱”    

 

视频来源:新华网

  “太阳当空照,我却不知道,书本里说的海有多蓝天空有多高……”在吉他柔和的伴奏下,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在群山间久久回荡。这首《小书包》唱出了孩子们对大山外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也唱出了其作者倪华“让大山里的孩子放声歌唱”的梦想。

倪华带着孩子们唱歌

  2018年9月,倪华参加特岗教师招聘,成为了普洱市景谷县碧安乡昔本小学的一名教师。任教不久,倪华便发现孩子们普遍比较内向,缺乏自信。“第一次为孩子们拍照,有一个孩子站在镜头前不但没笑,反而被吓得哭了起来。”孩子们的这个举动仿佛倪华看到了儿时热爱音乐、却没有勇气去展现的自己,他决定要带领孩子们做出一些改变。

倪华教学现场

  于是,“爱的乐团”合唱队成立了。倪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学习声乐、吉他,带着孩子们唱歌、拍视频。在拍摄《小书包》MV时,倪华和孩子们齐上阵,用手机和三脚架完成了拍摄;录制歌曲时,倪华在自己的宿舍里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录音棚,并和孩子们把被子挂到墙上降噪,克服了山里虫鸣鸟叫的干扰。如今,原创歌曲《小书包》在全网已斩获上亿播放量,昔本小学的孩子们也渐渐自信起来,那个当年连拍照都紧张到哭的孩子,还争着抢着要演“主角”!

倪华教学现场

  后来,倪华因工作调动来到了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芒卡小学任教,继续用音乐和孩子们“筑梦”。他创作了《小星星萤火虫》,和孩子们受邀去县里演出,让孩子们唱出了对父母、家人的心声,大方自信地在观众前展现自我。

  随着视频的“出圈”,倪华和孩子们的日常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平日里,他除了带着孩子们唱歌、拍视频,还照顾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们理发、洗头……但细心的观众也发现,孩子们总穿着拖鞋、口渴了就在水龙头上喝、教室里没有电风扇……于是,一份份爱心物资送到了学校,温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倪华带着孩子们唱歌

  “视频平台上一位不认识的网友私信我,本来觉得乡村教师这不好那不好的,但看了我的视频很感动,现在正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倪华自豪地说,而这也正是他多年坚持的意义。扎根大地,谱写旋律。倪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茶味香:“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这是茶味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从教20余年的茶味香来说,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再苦再累都值了。

茶味香与学生

  回忆起自己的从教经历,茶味香记忆犹新:20多年前,由于乡村英语教师稀缺,茶味香从教生物“半路出家”改教英语,她感到并不轻松。如何让农村孩子听懂,更是难上加难。但茶味香选择迎难而上,她一边不断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一点一滴“啃”教材,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摸索乡村英语教学的路径;一边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细心分析学生的个体情况,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茶味香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多年来始终名列全县同年级前茅,茶味香也先后荣获县级英语学科质量奖5次。

茶味香在批改作业

  “不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班级管理上,茶味香也有自己的心得。薄曦晨光中带领学生们锻炼,乡村诊所里陪护学生治疗,需要之时倾听孩子倾诉苦楚……作为初中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茶味香用爱与学生们共鸣。2012年,班上有个孩子因为对继父有抵触情绪,成绩下滑、厌学情况严重,她多次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跟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帮助其解开心里的“疙瘩”。重回学校的学生后来考上了高中、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高中教师。这让茶味香充满了自豪感。

茶味香教学现场

  多年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4年9月,茶味香荣获巍山县授予的“十佳教师”荣誉称号;2018年9月荣获大理州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称号;3次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荣誉……27年来,茶味香累计荣获省、州、县、乡各级表彰20多次。

茶味香与学生

  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茶老师将继续在三尺讲台上燃灯引路,润人无声。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

让我们向每一位人民教师致敬

向每一位乡村教师致敬

道一句

您辛苦了!

  策划:李洁

  编辑:胡津滔 崔庆波 沐贞

  实习生:胡婷婷 白兰兰

  海报:王娜

  综合整理自云南网、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精神文明报、人民日报、“视听广南GNTV”微信公众号、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巍山微视”微信公众号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