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闲不住的马兰和如家般的社区——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4-09-12 08:12:21

原标题:【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闲不住的马兰和如家般的社区——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二

马兰花宣讲队为各族居民传递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西宁市城中区南滩街道建新社区,提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兰,居民这样称赞:“马书记是心系百姓、为民排忧的好书记。”

都说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建新社区有着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特点,由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19个民族组成,其中藏族占比达到31%。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居民的诉求与矛盾复杂,治理难度相对较大。

随着辖区各族居民从“陌生人”变成“一家亲”,居民对社区越来越信任,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双向奔赴中,小区里散发着浓浓的“幸福味”,而这背后,是马兰闲不住的身影。

“织”出浓浓邻里情

2017年,新任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的马兰,发现社区所在的新三江花园小区80%的居民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由于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很少参与社区活动。

为了拉近与居民的距离,马兰从居民就医需求入手,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的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医务人员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为困难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和一对一上门诊疗服务。

这项服务送到了回族居民王阿姨的心坎上。王阿姨家住明瑞花园小区,因为偏瘫又无儿女照顾,日常生活基本依靠小区党员帮助,但是王阿姨的户籍不在社区,为此,马兰积极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沟通协调,成功为她建立了一对一诊疗服务。

如今,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王阿姨查体换药,王阿姨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逢人便说:“住在建新社区真是好福气。”

马兰说:“做好社区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善于多途径寻找合伙人,形成多元共治共建的模式。”作为社区党委“领头雁”,马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先后协调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藏医院等6家驻区单位负责人加入社区“大党委”,凝聚起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为困难居民提供生活、医疗、精神文化等全方位服务。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组成“一张网”,织出浓浓邻里情。

为了加强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马兰联合共建单位开展“话民族团结、喜迎建党节”“手拉手·兄弟情”“团结共融 和谐建新”等民族团结系列活动,让社区各族居民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同时,利用节假日、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各族居民免费义诊、免费理发,并免费为残疾人打扫卫生,通过广泛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让各族居民联系越来越紧密、感情越来越深。

建起各族群众“连心亭”

总能看到各族群众聚在小区“连心亭”,一起唱红歌、一起唠家常。

在马兰看来,社区工作需要“群众家里坐得下,家长里短聊得来”,但是语言不通,如何走进居民的心里、怎么调处矛盾纠纷、怎么和居民建立感情?成为摆在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坎。

渐渐地,马兰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法宝——组建“双语”宣传队和“马兰花”宣讲队等7支宣讲队,在讲好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同时,以唠家常的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居民说普通话。她提议建立党员、居民微信群,吸纳楼栋长、业委会代表、居民代表入群,共同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配合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居民不仅会在微信群里发布需求信息,偶尔也会在群里发发“牢骚”。细心的马兰会把大家发的“小牢骚”一一记录下来,再针对性地解决。

在马兰的带领下,社区将辖区分成4个网格,每一个网格成立党支部,打造集党建宣传、矛盾化解、文明创建、安全防范、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科网格”,19个职能部门人员下沉到网格一线与专兼职网格长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参与治理等工作,让问题发现在网格,并快速响应、解决问题,使每一个网格都成为一个流动“红石榴工作服务站”,也让各族群众发挥特长,主动发现问题,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60多岁的藏族阿姨卓玛是一名退休党员,热心肠的她成为了网格长、党支部书记。社区的事情繁杂琐碎,如果碰到邻里纠纷,她通常先细心调查了解,耐心调解。如果碰到难题,她就逐一记录下来,谁家的天然气存在隐患、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楼道堆放了杂物,上报社区后,一件一件解决。

社区里,像卓玛阿姨一样的“党员干部 网格员”发挥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有纠纷就找网格员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马兰常说:“群众满意是社区工作的落脚点,要让每一位居民心里都暖暖的,把社区建成各族居民安居乐业的福地。”

她从各族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专门规划活动室、在各小区修建文化长廊或者“连心亭”、为老旧小区安装休闲长椅……每一件“小事”都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社区治理带来的“红利”。居民刘阿姨说:“马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有这样的书记,我们感到很幸福。”

社区有位回族孤寡老人,马兰经常关注他的日常生活和需求,帮助他看病就医、找护工、联系养老院,使老人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直至老人去世时,马兰都陪在身边。

“这个社区让人住得舒心、幸福。在和谐热闹的气氛中,各族群众成为了好朋友。”藏族大叔诺布说。

全面化解各族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马兰成了各族居民最熟悉的家人。怀着“群众是亲人”的初心,马兰坚守社区14年,一心为民,带领辖区各族群众携手并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幸福社区,将建新社区变成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2023年,建新社区获批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如同建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背景墙上的“家”字一样,生活在社区里的各族居民和谐团结、以心换心,亲如一家。

“要让住在这里的每一户群众都能够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说完,闲不住的马兰又投入到为户籍不在辖区的高龄老人争取每年免费体检的工作中。

(陶 然)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