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走基层·看一线】马龙区土瓜冲村:留住乡愁成就旅居之乡

发布时间:2024-09-15 08:07:32

  秋日晨光从郁郁葱葱的树林间洒下,落在石头墙色彩斑斓的涂鸦上灵动而有趣,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也苏醒过来……沿着蜿蜒的乡村道路走进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土瓜冲居民小组,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展现眼前,田园气息扑面而来,浓浓乡愁让人留恋。

  近年来,马龙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乡村旅居产业,打造“旅居之乡”,打响“旅居马龙”文旅品牌,旅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嫁接”,让土瓜冲村从昔日的“无名村”“空心村”变成如今的“网红村”。

  盘活乡村闲置资源 老村子焕发新活力

  从曲靖城区驱车1小时可抵达土瓜冲村,这里略显偏远,原本来此地旅游的人并不多。云南若谷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却看到了这片村落的潜力。若谷文旅董事长钟鹏说:“我们看中了这个村子原生态的风景和原真性的人文,乡村生活的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2023年,通泉街道在考察学习、征求民意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党支部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若谷文旅对土瓜冲村77间老旧闲置房屋进行改造。目前,22套民宿已全部出租,55套业态经营空间已全部招租。

  “在这种模式下,其实大家是深度捆绑的,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和运营,将项目收益做好,而不是套个牌子了事。”钟鹏说。

  坚持修旧如旧,在保留村落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团队将旧民宅改造成研学工坊、度假民宿、乡愁饭店等,并结合当地民情组织周末市集及自然课程,充分还原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在不少古旧民宅中,有当地居民或招商引入的咖啡馆、书店等业态,外观古朴内部却很现代。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项目,土瓜冲村就是我们的一个尝试——探索出以政府主导、集体协同、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乡村开发模式。”马龙区文化旅游局局长何瞻杉表示。

  何瞻杉口中提到的乡村开发模式,具体是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村内道路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统一租赁闲置的70余间旧房进行维修加固和外部改造,若谷文旅负责内部装修、家具置办和运营管理,并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开发民宿酒店、乡愁饭店、乡村酒吧、直播传媒等服务业态,引导村民开办小餐馆、小超市、小吃店、小地摊等小型业态,实现四方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目前,土瓜冲村267户村民每年户均土地租金3700元;旅居片区31户村民旧房租金户均3900元;全村就地就近就业120人左右,每年务工总收入450万元,真正实现了钱包鼓起来、日子火起来、村庄美起来。

  创业增收拓宽门路 老房子住进新村民

  在位于土瓜冲村半山腰的乡居小院土菜馆,许晋源正忙得不可开交。洗菜、切菜、开火、颠勺、盛菜……这个农家乐小院里,烟火气十足。

  “路好走了,环境也美了,今年来土瓜冲村旅游的人非常多,买卖效益很好。”许晋源说着话,手里的活儿可一点儿也没耽搁,“我们是朋友介绍来这里的,当时本想着先来这里占个位置,没想到现在来这里游玩的人那么多,我们的生意很好。”

  在距离乡居小院土菜馆不远的“弥”工作室里,只见一群年轻人正在进行岩彩画创作,排列整齐的矿石颜料、笔刷,墙上手绘的一幅幅岩彩画栩栩如生。工作室负责人张婵热情地介绍着他们的这间画室:“这里所有的空间布局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我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这个村子既宁静又淳朴,房租不高、自然环境好,非常适合采风创作,我们一年的毛收入有20多万元。”张婵说,他们开设画室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家能沉浸在这个空间里,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回那些被忽视的本真感受,从而获得快乐和放松。

  目光所及,土瓜冲村青砖灰瓦的民宿错落有致,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我们通过实施‘两污’治理、厕所革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把土瓜冲村从过去环境卫生‘脏乱差’变成现在的‘洁净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杨官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兵介绍,通过旅居项目的实施,新、老村民互融互助,不仅增添了老村子的活力,还带来了一股文明新风,老村民的习惯改善了、视野开阔了,实现了从“坐着看”到“主动干”的转变。

  随着村子的变化,45岁的村民张贵华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外出打工,现在是在家门口开超市。”张贵华说,他把路边的自家房子改造成小超市,还售卖特色小吃,开业4个多月以来,每月能赚4000多元。

  谈话间,从重庆来此旅居的陈世春夫妇走进张贵华的超市。“家里刚好没盐了,我们就逛着下来买一袋。”陈世春说,他们从抖音上刷到了土瓜冲村,感觉这里很不错,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这里先住几天,没想到一住下来就不想走了。“这里太舒服了,有菜园、有果园,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还有管家给我们送菜、送服务,在这里让我们找到了儿时的记忆。”

  在土瓜冲村,还有很多像陈世春夫妇这样前来旅居的游客,他们在此以月以年为周期旅居,成为这里的新村民。

  如今,昔日的“空心村”成为北上广、川渝等地的自媒体人士、文学创作者、音乐制作人、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的热门旅居地,来此城郊游、周末游、研学游的各类游客络绎不绝。今年6月以来,土瓜冲村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以乡村旅居开启了乡村旅游新模式。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乡村游走出新路子

  如何从“始于爆款吸引‘流量’”到“终于文化确保‘留量’”,从家喻户晓到口碑载道?不仅土瓜冲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马龙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面对老村子大多数村民迁建新房后,旧屋闲置废弃,安全隐患大、环境卫生差等‘老大难’问题,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和模式解决问题,顺应游客对‘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向往,契合现代都市人对乡村旅居的热切期盼,在充分走访调研、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盘活闲置旧房发展民宿旅居产业的发展思路。”马龙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明确思路,说干就干。马龙区深化与若谷文旅、有伴旅居等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党组织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民房,在张安屯街道张安屯社区咀子上居民小组、月望乡松溪坡村委会水箐村民小组和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土瓜冲居民小组等地建设“乡居·吾舍”旅居项目,大力发展避暑游、近郊游,探索出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转变的新模式。

  “我们按照‘轻介入、微改善、精提升’的理念,对旧房进行修缮加固,对墙体、窗户、楼板等进行微改造,做到修旧如旧;对家具、家电、网络、厨房、卫生间等室内设施进行适度‘高配’,并同步规划布局茶吧、餐厅、咖啡厅、共享书屋、公共菜园等体验设施,形成了‘推门看山水田园、入室住宾馆酒店’的独特体验,既留住了年代感、乡愁味,又具备了现代生活需要的体验感、便利度。”钟鹏介绍,此外,若谷文旅还明确了专人作为管家为旅居“新村民”提供生鲜配送、快递入户、出行接送等温馨服务,做到“用力适当、若即若离,有求必应、无需不扰”,为新村民创造了舒心、省心、安心的“新生活”。

  持续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新,马龙区规划将部分老工业厂房改造成“工业遗存”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同时“抓大不放小”,在乡村旅游方面多点开花,在旅居和康养等新业态上做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路子。  

  记者手记

  乡村旅游走向乡村旅居时代,这是云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动诠释。旅居是一项综合性服务产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相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需要整体规划,以旅为魂、以居为心进行系统打造,真正实现从一股热潮到留在当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旅居产业具有较强的牵引力和催化剂式的影响力。“新村民”的到来产生人流聚集,在提升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将促进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同时,很多旅居游客在深度融入当地后,还会把当地特色产品推介、分享给亲朋,也能提升投资的空间。因此,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政府部门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更需要当地真诚待人、诚信经营,让更多游客“来到云南”“爱上云南”“留在云南”。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雯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