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大国工匠对话“未来工匠” “炼好人生两块钢”

发布时间:2024-09-24 13:11:06

原标题:大国工匠对话“未来工匠” “炼好人生两块钢”

□本报记者 王雪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遥

“站上技能巅峰至少需要多少年?”“工匠精神是怎样诞生的?”“走上学职业技术这条路,只能永远当个‘打工人’吗?”……

9月20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学第一课课堂上,我省首位荣获“大国工匠”称号的炼钢工人杨金安,用心倾听台下职校生们的问题。

“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李斌式十大金牌工人”、“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大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冶炼车间电炉班班长杨金安,凭借扎根炼钢一线30多年的执着和高超的技艺,为人们所熟知。

杨金安有句“名言”:“炼钢可不是个粗活,里面藏着太多学问,比绣花还考验人的细致和耐性。”不同类型的钢,关键就在于控制钢水中各类元素的配比,冶炼过程中多次进行碳含量和钢水温度检测。取一勺钢水泼在地上,肉眼就能判断其碳含量和钢水温度,杨金安依靠这招绝活儿,为公司大大降低了能耗,一年能节约上百万元的电费。

面对台下一张张充满渴求的年轻脸庞,杨金安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工匠精神就是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后爬起来的过程中产生的,就是在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过程中产生的。即使现在,他依然保留怀揣笔记本的习惯,把操作方法记录下来,揣摩、分析,直到总结出规律。这样的笔记本,他已经攒了60多本。

“找到了兴趣,就找到了成就感。”这么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炼出一系列“高精尖”钢种,成功应用在神舟系列飞船、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上。作为一名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他的观点其实很朴素——他认为,小到老百姓的生活日常,大到国家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需要绝活儿,都离不了手工艺人的精细打磨。

杨金安曾用“倾尽一腔心血,练就钢铁匠心”来描述自己,“让自己百炼成钢,为国家炼出世界上最好的钢,用这两块好钢,为国家作出贡献”。

“炼好人生两块钢,这是一名工匠该有的样子。”他反复强调,赢得台下一片掌声。

9月18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提出,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牵引,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大军。当前,我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学校,有力支撑了河南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