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无声的信仰 无言的承诺——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

发布时间:2024-09-27 09:07:23

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从家出门,步行至三里兰苑南门公交站坐5路公交车,之后再到小车桥公交站换乘7路或者27路公交坐到新新饭店,走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基本在8点左右。

作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志愿服务队队长,同样的路线王玲已经走了将近8年。准确地说,是7年又3个月。

拾级而上步入陈列馆,放好随身物品,穿上红色马甲站在门口,王玲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讲解工作。

讲宪法要入耳入心

“明年要推荐学弟学妹到这里来”

身着白色长袖上衣和灰色运动裤,留着一头精干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暗红色眼镜。9月24日傍晚,记者又一次见到了王玲。

已满60岁的她,依旧自信开朗,说起话来坚定从容,笑的时候会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

第一次对王玲留下深刻印象,是在2019年12月3日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三周年工作座谈会上。

她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参与普法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要做一名合格的讲解志愿者不是一件容易事,刚开始有段时间,我在往返的公交车上边看边背讲解词,到家之后还要逐句逐段默写,一有空就到馆里练习,最后才顺利通过考核正式上岗。”

倏忽间,又过了近5年的时光。讲解词王玲早已烂熟于心。针对不同的参观者,王玲还慢慢摸索出了不同的讲解方式。“我们讲宪法要入耳入心,要让大家听进去,能从内心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并发自内心喜欢上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五四宪法’?为什么叫‘西湖稿’?为什么叫‘人民的宪法’?大家要带着问题认真听讲解,结束后我会考你们的。”讲解开始前,王玲先给小朋友们提了3个问题。

王玲说,通过这种提问回答式的讲解,可以激发小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参观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参观结束后,一个名叫王瑞的小朋友在留言本上写道,“我带着3个问题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王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下,我学到了许多跟宪法有关的知识。我会把普及宪法知识的精神带到学校,让同学们也学习了解我国的宪法。”

如果是大学生或者党政干部来参观,她会和大家进行互相讨论式的讲解。7月16日,王玲热情接待了9名来自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的学生。

这次暑假研学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位学生提议下,组建了一个包括王玲在内的微信群。“他们很认真,每人写了一篇参观体会发到群里,并且告诉我,明年要推荐学弟学妹到这里来。”

从未请过一次假

“像完成自己的承诺一样”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阵阵膏药味入鼻。贴在左手手腕上的膏药贴刚露出一角,王玲迅速用右手拉下袖口盖住。“如果不是今天穿了长袖,我肯定要把膏药贴撕下来的。”王玲不好意思地说道。

去年11月14日,王玲左手手腕骨折。早早去医院做完复位处理,王玲9点前赶到了陈列馆。出门的时候,她特意披了一件平常搭旗袍用的大披肩,把左手手臂和挂在脖子上的吊带盖得严严实实。

当天到了馆里,宣教部部长夏文玲等人都注意到了王玲的不同。一向穿着朴素的她,今天怎么披上了这么洋气的披肩?面对大家的疑问,王玲却只字未提自己受伤的事情。

“我是很怕疼的,到了这里全神贯注地讲解,反而忘记手疼了。”王玲还开玩笑地说起自己的另一个变化,“以前我一坐车就晕车,到这里做志愿者以后,每天都坐公交车,反而不晕车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王玲老师可以说是8年如一日,大年初一都不休息的,像完成自己的承诺一样。”夏文玲说,进入志愿服务队后,王玲从来没有和她请过假,只要定好的志愿服务排班,她都会到馆里来。

为什么要来这里做志愿者?是如何坚持这么多年的?许多人都问过王玲这两个问题。

“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用的事情。”王玲说,特别是每次讲解得到了观众认可,就觉得特别开心,很有获得感、幸福感。

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通过一次次的讲解,让越来越多的参观者了解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退休医生邹红卫正是受王玲影响,成为了陈列馆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刚来的时候,我和王玲老师说,‘我不要讲解的’,但是她一直鼓励我,一遍遍带着我听讲解、一次次配合我练习。”如今,邹红卫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现在,陈列馆有一支35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律师、学生,也有不少像王玲老师一样的退休人员。”夏文玲介绍,陈列馆还有一批会手语的志愿者,他们参与拍摄手语讲解视频,积极助力手语导览上线。

先生用实际行动支持

“家里我老父亲最支持我了”

下午4点,陈列馆闭馆后,王玲又在北山街开启了新一轮的志愿服务。

每晚6点半至8点半,王玲的身份是“西子义警”志愿者。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断桥和白堤一带巡逻,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9月22日晚,刚过6点半,王玲就遇到了一对向她求助的母女。二人把一个小包丢在了公厕,包里面有1本户口簿和3张身份证。“她们说,当天晚上还要用证件赶车回家,所以特别着急。”

“因为比较胖,我平常走路都是慢悠悠的。当时我带着队员一路小跑到兰心公厕,后来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丢失的小包。”王玲说,包包和证件失而复得,母女二人特别激动,还主动提出与她合影留念。

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王玲晚上到家基本是在9点半到10点。记者不禁好奇地问,“每天做这么长时间的志愿服务,家里人支持吗?”

“家里我老父亲最支持我了。”王玲说,今年95岁的父亲常和她说,“没什么事不用来的,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给你打电话的,你放心好了,但是你自己身体要注意。”

王玲笑着补充道,“我父亲很能干的,还会在淘宝上买东西。”

“您先生呢?”

“我老公有时会说一句,‘你退休了怎么比上班还忙’,但还是会帮我一起准备上课用的PPT。”王玲说,特别是她父亲生病的时候,晚上在医院陪夜,洗澡、洗衣服,都是先生亲力亲为。

王玲的先生今年刚刚退休,前段时间想约她一起去外省玩一趟。毫无悬念,王玲拒绝了这次游玩的邀请。“从一开始我就没答应的”,王玲说。

“您的孩子呢?”

“我女儿前段时间和我说了一句话,‘妈妈,你退休以后做了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很不错,很不错’。”

像王玲一样的一个个普法志愿者,把宪法信仰扎根心底,如点点星光汇成灿烂星河,让宪法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