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能够照进窗户的是阳光,那我心房中需要的就是被看见也被理解。”
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重庆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举办的活动上,谢磊(化名)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位精神障碍者的治愈之路,希望更多人走出阴霾,拥抱阳光。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如何才能用心守护“心”?活动上,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特殊服务机构、患者及家属都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秘籍”。
当事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理解
“我们一家都是残疾人,37年前,我的精神疾病第一次发作,和许多病友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但现在一切都过来了,我们被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和理解,我自己也通过积极治疗步入正常生活的轨道。”谢磊说,一开始自己是拒绝接受并承认自己是有精神疾病的,也曾因不按时服药导致病情复发,四次住院治疗,最绝望的时候甚至想过结束生命。但在父母朋友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慢慢走出了生命的至暗时刻。
谢磊说,“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社会对我们的包容度越来越高,曾经我最害怕的就是受到陌生人的歧视,但现在我感受到的善意、得到的帮助越来越多,我们确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理解。”
专家说:精神障碍人员与普通人在情感方面是一致的
如果面临心理问题,对于不同人群,目前应该采用哪些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呢?
“目前,精神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人员,首选心理治疗。”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重庆市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科主任冉江峰现场为大家做了题为《精神康复重点注意事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治疗效果不明显情况下,也不排斥个性化用药。
对成年精神障碍人员,尤其是重症患者,更多倡导严格按照医嘱科学用药。冉主任说,精神障碍人员与普通人在情感方面是一致的,“情感也有春夏秋冬,与自然和谐一致,身心才能达到很好的调理。”
此外,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儿童发展中心李宝珍建议,要让这类人群能有尊严地过着有意义而完整的生活:能和一般人一样,生活中除了衣食住行,还要有工作,有学习和休闲的时光,让他们明白所有这些时光的意义,能充满动力地去过日子。
早发现早干预降低患病率和功能损害程度
“对于精神疾病,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干预、规范治疗,会大大降低成年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成年期精神障碍的功能损害程度。”重庆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何易蓉表示,因此,协会联系不同机构和医院,重点在小龄和青少年阶段的残疾人群中进行筛查,及时干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精神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社会的理解和包容,精神障碍患者朋友们也会拥有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何易蓉说。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张锦旗
编辑:夏洪玲责编:吴忠兰,蒋艳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