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由废变宝 物尽其用——娄底扎实做好秸秆“收储用技管”五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4-11-19 10:12:05

原标题:由废变宝 物尽其用——娄底扎实做好秸秆“收储用技管”五篇文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金东 通讯员 刘伟峰 娄底报道

眼下,晚稻收割进入尾声,秸秆禁烧进入关键期。在涟源市曹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的稻田里,合作社理事长曾述伟驾驶着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来回穿梭。

隆隆的轰鸣声中,散落在田间的稻草被逐一吸入。经过旋转、压缩和捆绑,秸秆最终变成了一个个整齐的长方体“草”垛,被机器“吐”出来,随后被运往不远处的合作社养殖场,变身肉牛的“佳肴”。

“一头牛每天吃80多斤,以前到外地买稻草,一吨成本将近1000元,现在自己回收秸秆,一吨500元左右,成本大大降低。”曾述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不仅如此,捡拾回的秸秆,如果自家养殖的牛消化不掉,再转卖给其他养殖场,秸秆一“进”一“出”,实现了降本增收。

近年来,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及各地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推进秋粮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收储用集管”上做足文章,不仅避免了秸秆污染和焚烧的现象,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

在“收”上下功夫。按照今年晚稻收割情况,娄底更新下达2024年秸秆收储运秸秆任务3.52万吨。双峰县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示范2万余亩,新增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0800吨,完成离田打捆收集6200吨。娄星区秸秆离田面积共计4930亩,其中水稻面积4460亩、玉米面积470亩,水稻秸秆920吨、玉米秸秆272吨。

在“储”上下功夫。涟源市新建1家乡镇级收储运中心,双峰县正在建设2个收储中心、13个收储网点、9个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点、6个秸秆自收自用示范点、1个秸秆基料化利用示范点开展秸秆利用。

在“用”上下功夫。利用养牛企业较多的特点,娄底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推广。双峰县在永丰、走马街2个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和锁石万亩油菜基地的几何中心印塘乡,依托双峰县国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年加工量不少于4000吨的秸秆干贮加工基地;在荷叶、井字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区,依托双峰县乐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年加工量不少于3000吨的秸秆混贮加工基地。

在“技”上下功夫。娄底引导种粮大户购买水稻收割打捆一体化机具,同时,结合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化肥减量、农业机械化推广等工作大力推广秸秆低茬收割、粉碎还田、机械化离田作业等技术,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在“管”上下功夫。娄底市本级在对原有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资金使用开展“回头看”基础上,借助“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加快推动重点县项目实施。

今年上半年,双峰、涟源和冷水江完成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极大调动了市场利用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双峰正在实施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监管和技术指导。涟源市在中晚稻收割季节安排专班,督促收储运中心和收储网点开展秸秆离田收储,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实施主体进行“黑名单”制度;双峰县对重点县项目实施主体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秸秆综合利用任务按时完成。与“湘中农事达”平台对接,搭建信息平台打通农机收秸秆-收储网点存秸秆-大户用秸秆的供需关系。

据悉,2020年以来,娄底市累计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968万元,在4个县市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5个,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建设秸秆收储网点53个,培育市场主体57家,综合利用率由2018年的83%提升到2023年的89.7%,达到国家要求。(张金 东 刘伟峰)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