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21日讯“穿上‘蓝马甲’,你们代表的就是咱们企业的形象。”领取蓝马甲志愿者服装时,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浦清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焦涛开门见山,强调志愿者规范行为举止的重要性。第一次将仔细打量这件意义非凡的“蓝马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
“我们出发。”第一次穿上“蓝马甲”开展志愿服务,是和同事们一起走进玉林市博白县新河村的“厚德书屋”。那时,正值浦清高速项目如火如荼建设时期,就在我们返回项目部驻地的必经之路上,我们看到了这个书屋,它静静地坐落在村口,仿佛是知识的灯塔,照亮了孩子们求知的道路。但在推开门的那一刻,却并没有想象中满满当当的书架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偌大的房间里,一群孩子挤在一张拼凑而成的小桌上,但他们翻看图书时的眼神却如此的澄澈、纯净。“趁着工作之余,大家伙儿可以多来逛一逛。‘蓝马甲’志愿者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在焦涛的提议下,我们一行人开始轮番“探班”书屋。打扫卫生、修缮桌椅板凳,书屋不大,但在我们的努力下,这里渐渐变得温馨而有序。
我们开始整理捐赠的书籍,将它们分类摆放在书架上,同时和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喜好和需求。我们发现,尽管书屋的藏书量有限,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无限的。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书屋的一角,我们设立了一个小型的阅读角,摆放了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如科普读物、经典文学作品和励志故事。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文具和体育用品,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看着孩子们认真翻阅书本的样子,听着他们嬉笑的打闹声,心里都乐开了花,我觉得这身衣服像有魔力一样,走到哪都能抓着我的心。”同行的志愿者翟建昌说道。
辗转来到百色,但“蓝马甲”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重阳节快到了,大家有什么想法?”焦涛问道。“我们可以去项目驻地周边的百育镇六联村开展重阳节助老慰问。”项目部外联员李舒翔提议道。原来,就在不久前一次前往项目现场的路上,李舒翔遇到了正在芒果地打理果树的六联村村民潘大哥。聊天过程中李舒翔了解到他的哥哥因长期患病,家里的芒果地无人打理。而这样的老人在六联村不在少数。
“那不如就联合六联村党支部共同筹划。”在焦涛的建议下,志愿者们联系到了六联村驻村干部罗奇松。“欢迎欢迎,正好我还在发愁怎么给村里老人过重阳节呢?”电话那头,罗奇松激动地说。
节日当天,我们决定率先前往老人家里。沿着村道一路前行,远远看到他坐在自制的轮椅上,还有潘大哥一家人。走上近前,看着眼前老人坐在狭小的轮椅里,我想着过去扶一下却无从下手。“大家快坐!”老人一眼看出了我们的局促感,用不流利的普通话热情地招呼道。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他非常开心,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深深感染着我们。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却以另一种方式坚强地生活。作为老一辈壮族村民,老人将年轻时所学习到的壮族山歌和文化故事传承了下来,一遍一遍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他说,这便是他力所能及的事。
不知不觉,回到项目部已是傍晚,伏案沉思,我重新拿起笔,决定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笔尖在纸上跳跃,过往温暖而真实的瞬间不断浮现。(通讯员 王崇)
责任编辑:刘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