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丨诗乐融合赋能大众文化

发布时间:2024-11-22 08:11:25

原标题: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丨诗乐融合赋能大众文化

□本报记者 张建新 康亚飞

诗词与音乐如何巧妙融合?在11月20日举行的2024中华经典诗词论坛——“诗乐融合,赋能大众文化”主题分论坛上,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唱作名人展示了他们的诗乐世界。

“当诗词谱上乐调,词如魂,曲如裳。”独立音乐人赵照说,他曾经为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创作了8首歌曲,其中包括《声律启蒙》、苏轼《行香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在他看来,诗词有平仄、清浊和轻重,音乐有旋律和节奏,诗词赋予音乐以内涵,音乐赋予诗词以活力,诗乐相融,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曲唱毕,余音环绕,让人仍恍若身处千年前的暮春时节。谈起为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创作的主题曲,作词人张靖怡说:“我们借用歌曲的形式传承和推广诗词,与古代的文人先贤一起创作,让古典与现代在旋律中交融,也从中汲取着创作的灵感和力量。”

用现代的编曲和演唱方式,去演绎那些流传千年的词句,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

就如在演艺项目制作人姚朔展示的诗乐世界中,音乐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一场场既古典又现代、既抽象又具象的艺术体验。

“在最新的音乐诗剧创作中,我们使用了22首东坡诗词、24首乐曲,其中大部分来自经典民乐。”姚朔直言,有时音乐的价值在于烘托诗词的意境,诗词结束之后,音乐以独立方式帮观众延续对于诗的意犹未尽的情感;有时也在于塑造环境和交代人物命运,与诗词进行时空呼应,让整部作品更加完整,富有张力。

此外,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演艺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邹一鸣看来,现代艺术形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让历史呈现出更立体、更鲜活的一面。

“对于诗乐融合,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像《将进酒》就是结合诗词创作的音乐剧和舞剧,很多年轻人看完之后都感受颇深:原来李白也可以这样解读。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创作的疆域,将更多诗乐融合的作品搬上舞台。”邹一鸣说。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