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8日,首届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国际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聚焦太空生存技术创新、地外生态系统构建、外空资源和平开发利用等领域热点问题。来自国内外20多位院士等共计约500人线上线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嫦娥六号背后的故事
今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共采集月球样品约1935克。
“嫦娥六号不仅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新的里程碑,更刷新了人类探月的新高度,让人类对月球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在作《中国探月四期工程进展》报告时表示,之所以嫦娥六号要去难度更大的月球背面采样,一方面是人们对月背特别好奇,想了解不知道的东西;另一方面,嫦娥四号去了以后,其传回的种种科学数据显示,月球背面确实存在很多不同于月球正面的科学现象,特别需要获取样品,供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
于登云介绍,迄今为止人类已勇闯深空315次,探索的足迹遍布太阳系各个角落。其中,月球探测就占了135次。自2004年以来,我国月球探测共实施9次发射,均获得成功。
深空探测的重庆贡献
“当前,深空探测进入新的阶段,开展地外有人基地建设、开发利用外空资源,将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划时代的发展机遇,面临严峻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在致辞中讲道。
王礼恒介绍,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汇集了来自不同高校和企业的力量,凝聚共识,培养人才,一起致力于解决深空探测中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多次参与国家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嫦娥四号任务在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生物实验,做出开创性成绩,证明高校可以在深空探测领域作出独特贡献。
“深空探测是全球航天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月球、火星到行星及小行星探测,我国深空探测正在走向更远、更深的新阶段,探索太空生存技术,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介绍,近年来,重庆大学推动太空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贡献出重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王树新介绍,大规格复杂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适配构件,成功应用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三次“太空快递”任务;另辟蹊径,驯化适应月球极端环境菌种,提出月球生物建造新理论、新机制;“嫦娥四号”任务载荷大胆创新,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生物试验,成功培育出月球的“第一片绿叶”;“阿尔法对日定向驱动机构”适应了太空高低温交替变化的极端环境,在空间站运行良好。
据悉,本次国际会议由重庆大学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同举办。大会安排了13个主题报告。于登云院士、王赤院士、杨士中院士、刘汉龙院士和Michel Blanc院士分别就探月四期工程、国际月球科研站总体科学目标、太阳能电站技术、微生物月壤矿化加固和地平线2061远景汇报了最新发展动态。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编辑:李舒责编:吴忠兰,林祺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