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福儒先生在良渚水坝前
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平行分论坛“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在良渚古城遗址举行。在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特别悼念和致敬了刚刚去世的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
11月25日,GreekReporter和剑桥大学官网发布消息: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去世,享年87岁。
科林·伦福儒是剑桥大学迪士尼名誉教授暨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前所长,英美两国科学院院士,是公认的世界考古学泰斗。他首先提出“社会考古学”概念,后来又倡导建立“认知考古学”,先后撰写和主编了《文明之前》《考古与语言》等著作。
科林·伦福儒曾多次来到良渚,他说自己是良渚的仰慕者。
“2017年,科林·伦福儒来到良渚考察时说良渚遗址可以申遗成功,这是基于深入比较研究之后做出的学术上的判断。”良渚博物院院长、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说,科林·伦福儒还将良渚遗址的考古成果纳入《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八版)中,在第二编“发现人类经验的多样性”的第五章《社会考古学: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中,《中国复杂社会的形成:良渚》一文占据了整整两页的篇幅。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科林·伦福儒再次来到良渚,并做了主题为“世界史前史中的良渚”的学术报告,再次肯定中国考古学者对良渚考古发掘的学术研究成果。
“我们原本计划邀请科林·伦福儒教授来参加本次‘良渚论坛’,但是由于老先生身体的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徐天进满怀遗憾地说,“我们也曾计划去剑桥大学拜访科林·伦福儒教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主题为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的对话活动,我想这也是科林·伦福儒教授希望看到的。”徐天进说。
科林·伦福儒教授曾表示,中国考古学应该开展多层次的考古研究,这样中国考古学将对世界考古学做出更大贡献。“我想,今天的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也是对科林·伦福儒教授最有意义的纪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