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30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于明洲)日前,青岛即墨区中医医院收到一封特别的信件,是一位患者家属手书的文言文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深切感激,道出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情。
今年10月5日,50岁的张先生突感头痛,随即昏迷,家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到即墨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接诊医生王成意立即给予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抢救。经过颅脑CT检查,发现患者脑干桥脑部位大量出血,脑干处于几乎离断的状态,病情危重。赶来会诊的神经外科主任常正波,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危重,患者可能随时有呼吸骤停的可能。由于患者平时身体较好,事发突然,家属很难接受,常正波数次耐心向家属们解释病情,治疗措施,预后等。
住院期间,在数次到CT室检查中,CT室副主任医师陈玉峰给予患者家属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除了日常的悉心治疗、护理之外,在生活上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从日常的翻身、拍背、处理大小便,床上擦浴到加强患者的气道管理、皮肤管理、营养管理、舒适方面都一一耐心细致地做好。
在治疗过程中,张先生经历了严重的颅性高热,肺部重症感染,因凝血异常突发膀胱出血,严重的脑水肿等种种并发症,医生都给予精心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向患者家属介绍上一天的病情变化,治疗措施等,家属因事不能到达医院,医护人员还通过视频等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
在整个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点点滴滴的付出家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于事后手书一封感人至深的文言文感谢信。信中特别感谢即墨区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急诊科团队、CT室团队、重症监护室团队的医护人员对其父的精心治疗和温情护理。
以下是感谢信全文——
感 谢 信
甲辰年十月十三(日),吾等家属,谨以赤城之心,致书于即墨区中医医院诸医师,护士。
甲辰年九月初五,吾父不幸,重疾缠身,痛苦不堪,命悬一线,幸得当日院内陈玉峰大医,常正波大医诊治,二位大医临危不乱,不辞辛劳,忘食废寝,只为病者之安康。每有疑难,必详思熟虑,多方研讨,不遗余力。且心怀慈爱,慰患者以温言,安家属之忧心。
后吾父性命堪忧入于重症之室,彼时吾等满心惶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然自入此室,所遇皆为仁善之辈,医士医术精湛,犹如华佗在世。望闻问切,洞察秋毫,每施一诊,皆深思熟虑,力求无误,所用之药,所行之术,皆为救命之良方。
护士者,亦天使也。日夜守于榻侧,目不交睫,悉心照料。观点滴之速,察呼吸之微,事无巨细,皆尽其能。患者有所需,呼之即来,和颜悦色,慰以暖言。其耐心细致,若春风化雨,润人心田。
每有家人探视之时,医护皆详告病情,言语恳切,不隐不瞒,使吾等知其状而安其心。于此处,虽为重症之区,然满是温情。医护齐心,为救患者之命,不辞辛劳,不计得失。
今吾父虽命运释(使)然回天无力,但皆赖诸公之力为其续命三十一日。大恩大德,吾等没齿难忘。救命之恩,何以为报?惟愿诸公身体康健,万事顺遂,亦望此室永为患者之福泽之地,救更多之人于危难。吾等家属,永怀感恩,铭刻于心。
再拜谢恩!
责任编辑:刘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