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湾区海上“小蛮腰”,抗风抗震“叠叠高”!记者打卡黄茅海跨海通道
珠江西岸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黄茅海跨海通道标志性的5座“小蛮腰”主塔破海而出,身姿挺拔、格外优美。记者了解到,项目方在筑塔过程中,即时掌握索塔塔身跟随温度、大气压、风荷载等各种因素影响所带来的变化规律,高效解决了索塔“动态”施工平面位置的控制难点,精准控制索塔钢锚梁2毫米限差要求,助力塔柱精准“叠高”。
据悉,通道在设计阶段,集合区域环境和文化分析抽取“圆”“柱”作为基本元素,结合桥梁功能需求以及结构力学特征,首创了双曲面独柱式钢筋混凝土索塔结构。
黄茅海跨海通道T5标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海雄向记者介绍了索塔的设计理念。他介绍,黄茅海跨海通道所在区域是地震带,又有防船撞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索塔的下部结构直径要足够大。
同时,这片区域属于强台风区,他们将索塔设计为圆柱形,以减小风阻。
“对于这种异形塔,世界上可参考的先例不多。项目方从设计到数控加工,包括预拼装,有一体化的施工技术。”谭海雄说,项目方大概400天左右就完成了索塔的建造工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摄制 李江锐 邱靖特
校对 赖玉清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