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重磅Science:新型超分子塑料!

发布时间:2024-12-03 15:24:26
近日,由东京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先进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的相田卓三(Takuzo Aida)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程逸人研修生,平野英司研修生和王豪研究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分子塑料,这种材料既耐用又环保,可在海水中降解。新型塑料不仅具有与传统塑料匹敌的强度,还具备可生物降解性,其最大特点是在海洋环境中能够分解。这一突破有望大幅减少海洋中有害微塑料的积累,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传统塑料因不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危害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已有部分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塑料问世,但常见的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在海洋中难以降解,最终分解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威胁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

【关键突破:盐桥结构与可控降解】

“虽然传统上认为超分子塑料的可逆键会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但我们的新材料恰恰相反。”相田解释道。他们的新型塑料中的盐桥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具有不可逆性,只有暴露于含电解质的海水中时才会解构。研究团队的关键发现在于,如何精确构建这种选择性不可逆的交联结构。

研究过程中,两种单体在水中混合后,形成了液体-液体相分离:一种是富含交联盐桥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粘稠液体,另一种是包含被排除的反离子的溶液。例如,当六偏磷酸钠和烷基二胍盐酸盐混合时,液体-液体相分离瞬间发生。副产物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被排除在水溶液中。而粘稠液体经过干燥后形成了最终的塑料——“SP”。

“脱盐”过程是制造成功的关键步骤。如果省略脱盐,所得材料为脆性晶体,无法实际使用。而当塑料重新接触盐水时,其交联结构迅速解构,数小时内便可被完全分解。这使得研究团队能够创造出一种既强韧耐用,又可在特定条件下分解的环保塑料。

【关键发现:超分子聚合物的流变学行为】

新型塑料具有与热固性塑料媲美的杨氏模量,并且可在120°C以上被重塑。并首次发现通过VFT和WLF方程共同验证,高物理交联密度的超分子聚合物也具有高分子类似的流变学行为。

【回收与环保兼顾】

在回收实验中,研究团队将塑料溶解于盐水后,成功回收了91%的六偏磷酸钠和82%的胍盐单体,表现出极高的回收效率。

“我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塑料家族,这种材料既强韧稳定,又可回收、多功能,最重要的是不会产生微塑料污染。”相田表示。

本研究开发的交联超分子聚合物(SPs)是一种无色,透明,非易燃且机械强度高的高密度(~1.6 g/cm³)超分子塑料,其表现出与传统塑料类似的聚合物松弛行为。这种超分子聚合物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驱动的脱盐工艺从单体组分通过盐桥交连而成,并且可以通过重新加盐轻松回收,实现循环经济。

这些超分子聚合物,包括基于多糖的ChSPs,不会产生微塑料,因为它们在电解质作用下分解为单体组分,而这些单体可以在生物相关条件下被微生物代谢。此外,SPs、ChSPs及其单体总体上表现出低致突变潜力。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