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很多人都问过我,都63岁了,还在拼什么?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我就是要感谢党的培养,感谢组织上给我的这么多荣誉,感谢社会各界给予我的支持,所以我要感恩,要继续奋斗,全身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说这番话的是六安市数管局(市政务中心)汪河池志愿服务大队队长汪河池,她从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再到如今的六安市“优秀五星级志愿者”,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崇高的人生理想。
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到了这位“夕阳红”,了解到她与志愿服务的不解情缘。
退休十年,她依然是政务大厅里的一面旗帜
早在2014年,汪河池在六安市政务中心运管窗口首席代表岗位退休后,在无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又回到六安市运管窗口,义务当了三年志愿者,在这三年里,她服务群众数以十一万计。2018年6月,她牵头成立了全国劳动模范汪河池志愿服务大队(现名为:六安市数管局(市政务中心)汪河池志愿服务大队),开始了新的“征程”。
“你好,你要办什么事?需要什么帮助?”“你问的企业登记窗口在二楼,你就从这个楼梯上去,朝前面拐一下就看到牌子了”“你要找的窗口搬到建设大厦去了,你出门右拐,走到前面的路口就到了”……大皖新闻记者12月3日下午见到汪河池的时候,她正在应接不暇地接待一个又一个前来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办事群众。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起,退休后的汪河池依旧坚持“朝九晚五”的在岗模式,每天都站在该市政务服务大厅显目位置,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咨询解答、取号引导、帮办代办、扶老助残、便企便民等服务。
12月3日下午,一位姓李的大姐匆匆来到该市政务服务大厅,一时找不到公交卡充值窗口,她正在左顾右盼之际,汪河池迎了上去,“请问你是来办什么事?需要帮助吗?”她问道。“我要给公交卡充值,不知道到哪办?”李大姐说明了原因。“跟我来,你往前看,那边转弯过去,有个牌子看到了吗?就在那。”汪河池边走,边指引方向,李大姐随后顺利找到窗口。
一位叫黄健(音)的男子腿部受伤了,他拄着拐杖来到该市政务服务大厅,见到了穿着红马甲的汪河池,于是开口寻求帮助,“要办工伤认定材料是吧?好,你跟我来,我帮你到机子上先预约一下。”说着,汪河池就领着黄健走到靠墙的一台机器旁,为他打印了预约材料,“谢谢!”黄健临走时表达了感谢。
“不用谢!还有谁要打印材料?”她的话刚落音,身后随即就跟上三位前来办事的群众,“不要急啊!我一个一个给你们办。”一边说着话,她一边麻溜地解决了所有人的需求。
大皖新闻记者随后跟随汪河池来到了她所在大队的办公地——靠近楼梯的一个不大的“帮代办窗口”,前台子上放着标识牌和各种奖牌和锦旗图片,还有“青年文明号”服务承诺牌等。
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有需要办事的群众前来咨询——不是找不到需要找的窗口,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事找哪个窗口办。对此,汪河池都耐心地去答复和解释。
如今,汪河池所在的志愿服务大队有数百名成员,其他志愿者在她的带领下,分别担任文明宣传员和劝导员,轮流值班,默默奉献。“我们大厅门口就是一个文明创建点位,我们每天都有志愿者在点位上值班,引导市民办事、劝导市民不随地吐痰、捡拾地上垃圾、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等,事无巨细,当然我要带头干。”汪河池说。
就在说话间,一位老年人从台阶处走过来,不经意间吐了一口痰,“你好!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请不要随地吐痰。来,我给你餐巾纸,你拿着,需要吐痰的时候,就吐在纸上,再扔到垃圾桶里就行了。”汪河池看见后,立即走过去进行劝导,并且用手里的工具,将地上的痰迹擦干净。
结缘空巢高龄老人,她出手相助送温暖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汪河池河她的志愿团队,除了承担上述志愿服务工作外,还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每周组织志愿者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周边开展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等活动,至今已开展了近450余次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12300余人次。
不仅如此,她对曾经提供过志愿服务的一些相对特殊的群众格外挂心,坚持用一颗热忱的心去关心、关照他们。
一位叫姚庆梅的残疾老人已经89岁了,偶然的结缘,一直让她念念不忘。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位老人是江苏籍,孩子在外地,这位空巢老人几年前因为有事求助,误打误撞来到了该市政务服务大厅。当时,汪河池小手术后提前出院,刚返岗就遇到了老人。后经了解得知,老人求助的事情是在所在社区办理,“当时考虑到老人年龄太大,腿脚不便,我就搀扶着她,打的将老人送到社区,办完事后再将她安全送回家。”她回忆道。
此后,每逢中秋节,她都带领其他志愿者一道,带着大米、食用油、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前往老人所在小区看望她,还帮助老人清洁卫生、包饺子,陪老人一起过中秋。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十年来,汪河池以她的无私大爱感动了许多人,得到各级领导和志愿者伙伴们的赞许和支持。该大厅人社局窗口志愿者张军说:“我们跟汪大姐都好多年了,几乎一周都要进行一次活动。汪大姐一直带着我们做志愿服务,还有慰问困难群众。”
据了解,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汪河池还带领大家将活动中收集的可回收废品统一登记造册变卖,兑现的钱全部都用于购置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物资,捐助给结对村(社区)生活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等,已达119人次。
该大队另一位志愿者徐少伟证实,大队动员各窗口工作人员,将拆开的快递盒子、废纸屑都集中到一起交给汪河池,由她统一登记。汪河池对此解释说:“我们积少成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兑换成人民币,然后用这笔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汪河池在退休前后,每年节约午餐费、公交费、各种奖励、积攒劳模慰问金等,全部捐给社区、敬老院、农村孩子、准大学生、低收入群体等。为他们送去棉被、羽绒服、军大衣、学费、慰问金,目前已累计达26万余元。而她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每天都是从家里带点饭菜当午餐,尽量节约每一分钱。
回望过去,她曾经是永不服输的“女汉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汪河池曾经有过21年的纺织生涯,正是那个时期,锻炼了她坚忍不拔,扎实苦干,永不服输的坚强信念。“那个时候,我从2年、5年、10年逐步进步,从一名技术差、月月考试级外手,上升到优级手……产品质量合格率年年达标,件件榜上有名。 因操作娴熟,动作连贯,连续三年拿下全厂技能大赛冠军。”“连续10年保持全能优级手,生产技术标兵。”说起过去的辉煌,汪河池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后来,汪河池转岗成为六安市交通行业的普通一兵。在新的岗位,她依旧保持初心,锐意进取,再续辉煌。她先后在收费站、运管窗口服务群众19年,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累积达9600余人次,被广大驾驶员亲切地称为“贴心大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她2014年退休之际,正巧赶上驾驶员从业资格证6年到期换证潮,换证人数高达26万,顶着巨大的压力,她在同事们的齐心协助下,先后完成换证任务,其中,她个人的工作量就将近一半。那一年,在一片赞誉声中,她光荣退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从退休到如今,汪河池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纺织部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交通部微笑服务之星、全国交通部优质服务标兵、全国清正廉洁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等殊荣。2023年,她还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荣誉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汪河池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扑在工作和志愿服务上,那她的家人是否支持她呢?“你问我的家人是不是支持我?我告诉你,我家人都特别支持,尤其是我儿子更是理解和支持我,他说一直说‘只要是妈妈你高兴、开心的事情,你就去做!’”
“我与祖国共成长,志愿服务建新功”这是汪河池一直以来为之践行的座右铭。如今,花甲之年的她依旧满怀激情,勇而不挫,甘当“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