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玲玲 路董萌
诞生自2010年的运费险,今年频繁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购物平台取消了自己的运费险权益,也有商家主动关闭这项服务。专家认为,运费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合理滥用的成本会均摊在消费者身上。各方应合力寻求利益平衡点,进一步完善服务条款。
网购平台和保险公司推出运费险的初衷是缓解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进而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这一举措曾被认为是配合“7天无理由退换” 落地的补充。
然而,近些年,一些“羊毛党”盯上了运费险赔付金额与快递费之间的差价,“薅”出一门生意。与此同时,平台推行“满减”“仅退款”,叠加部分消费者滥用运费险,加剧了商家的经济负担。
“618”前夕,某女装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发文直指平台强制运费险,称运费险提高退货率,产生大量无效订单,商家有苦难言。
他算了一笔账,服装行业一笔退货订单,在没有收益情况下要付出成本约15元,等于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的投入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销售1000万元,客单200元,保守算40%退货,因退货产生的损失达30万元以上,连带成本每月损失超过百万。
有商家发现,关闭运费险后:售后纠纷少了,退款率低了10%左右。图源:央广网
今年以来,多地公安破获了专门骗取“运费险”赔付款的相关案例。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刘琦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局破获的一起案例中,两名涉案人员大量虚构交易,并购买“大件退货运费险”保险产品,在8个月内,共骗取了100多万元的理赔保险金。
部分快递站点还会主动加入这一产业链。广州某快递站点负责人表示,如果快递重量低于“首重”,每单寄件成本可低至3元以下。当前已有薅运费险羊毛的散客、专业团队与其合作,将这个快递站点地址作为羊毛党的收货地址。
图源:江西公安
一面是消费者吐槽“货不对板”越来越频繁,另一面是商家在经营压力下选择关闭运费险。如何看待运费险发展遭遇瓶颈?
“消费行为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运费险成为‘羊毛党’套利工具,增加了商家的无效支出,最终造成的结果——要么是商家减少在商品质量升级上的资源投入,要么就是在商品价格上增添退货成本。”律师柯锦雄曾撰文指出,不管商品质量降低还是商品价格提升,承担后果的终究是普通消费者。
在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晴看来,运费险是电商行业优化服务的产物,能够减少消费者因不确定心理而“只看不买”,提升购物体验。提供运费险也成为商家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背书”,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优势。运费险背后的漏洞被利用,商家不仅要承担退货商品的物流、人工等直接成本,还面临库存压力增大、商品二次销售受阻等间接损失。赔付率上升,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破坏市场的诚信与公平原则。
未来运费险的发展该何去何从?张晴认为,运费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各方应当在其中寻求利益平衡点,进一步完善服务条款。其中,平台应当发挥主要作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组织各方研讨,借助大数据实现精准投放,确保普通消费者继续享受运费险带来的便利。保险公司可以建立相应预警机制,对于保险赔付次数多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是否涉及骗保行为。同时,物流企业需要起到监督协查作用,多方合力共建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