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上守护者】真情服务是一场双向奔赴 他是“最美乘务长”

发布时间:2024-12-07 21:07:28

编者按:

飞机,维系和保障我们与远近世界的连接。从地面到云端,守卫飞行安全的,不只是飞行员、乘务员、安检人员,也包括无数的幕后工作者。

飞行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常年翱翔在三万英尺的高空,跨越山川、海洋,将天南海北的一批批乘客安全运抵目的地。

12月7日是国际民航日。节日前夕,记者走进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彩贵州航空”)采访了几位民航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12月5日凌晨5点,张骥遥开始洗漱,从窗口向外看去,天空仍被夜色笼罩着。作为多彩贵州航空的一名乘务长,张骥遥已经动身前往公司,执行当天第一趟早班航班。

1991年1月,张骥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高三那年,他怀着对蓝天的执着向往,考入河北外国语学院空中乘务专业。

在校期间,他丝毫不敢懈怠。“学习中接触到的机型、设备、航线、应急措施等,都是全新的知识。”他回忆道,为了尽快适应,他把自己完全埋进了知识里,每一次考试都倾尽全力。

“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张骥遥说,空乘职业对语言、形象等方面都有严苛的要求,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厦门航空的空乘招聘,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各项考核,成为一名空乘人员,迈出踏上云端的第一步。

张骥遥(座位第二排右侧)与机组成员合影

舷窗外的天空没有边际,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广阔舞台,坚定了要做得更好的决心。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贵州,这里也给我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2015年8月,他加入多彩贵州航空,次年2月,从一名普通乘务员蜕变为乘务长。

一直以来,提到服务大家都自然而然想到女性,实际上男性在服务中的表现并不逊色。

在一次由贵阳飞往天津的航班上,一个脸蛋通红的小孩引起了张骥遥的关注。了解到孩子正发着低烧,他和同事们轮流照顾,定时为其测温、降温,提供温水和毛巾。2个多小时的飞行中,乘务组的细致照料让小家伙逐渐退烧,精神好了许多。孩子的父母感激不已,特地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把每一名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他说,从21岁以乘务员的身份飞上蓝天,到如今安全飞行12年,已累计飞行时间超1万小时,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张骥遥意识到,不仅要追求个人业务提升,也要带领更多人一同向前。他在航班管理中有着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对待长时间延误以及情绪波动的旅客,也能巧妙自如地解决好。

航班上,他就像一个邻家大哥哥,将自己飞行积累下来的有益经验,与组员分享,帮助组员在安全和服务的细节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更多时候,他会非常谦逊地接受组员好的意见和建议,让航班飞行的气氛更融洽,组员合作更默契。

在飞行中,他不时收到旅客的赞美。

如此受旅客的认可与喜爱,有什么秘诀吗?

张骥遥的回答非常简短——用心。

“用心是站在旅客角度的将心比心,是观察入微的细致贴心,是持之以恒的坚守初心。”他说,真情服务是一场双向奔赴。

张骥遥给乘务员上课

除乘务长的身份之外,张骥遥还有另一个身份,客舱乘务教员。

在定期复训的检查过程中,平时待人和蔼可亲的他对学员也会严格要求。

“复训的课程包括客舱失火处置、应急撤离等训练,虽然希望一次也用不上,但如果遇到了,我们乘务员就要在机长的指挥下做好旅客的安全撤离工作,所以这样的训练丝毫不能懈怠!”张骥遥说完,眼中有坚定的光。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张骥遥最为自豪的是收获了许多小徒弟,他也很愿意把“传帮带”的传统延续下去。

学员钟朝鸿说道:“张教员对我的指导,总是让人意犹未尽。他能将复杂的航空安全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航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在2024年“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上,张骥遥荣获了“最美乘务长”的称号。

“许多年轻的乘务员希望未来也能成为我这样的乘务长。”他欣慰不已。他也告诉他们:“一定要尊重、敬畏自己的职业,认真工作,无愧于心。”

本网记者:杨婧

一审:郭秋含

二审:袁小娟 王利环

三审:李蓓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