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潢川:豫南皮影戏搬进公园

发布时间:2024-12-09 02:11:02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丨潢川:豫南皮影戏搬进公园

本报记者 卢松 刘宏冰 本报通讯员 王迎辉 孟金马

“咚咚锵,咚咚锵……”10月6日傍晚,华灯初上,伴随着一阵铿锵急促、节奏明快的锣鼓声,潢川县城潢河畔滨河西路流光园里的皮影戏开场了。

国庆假期,皮影戏要搬进公园里演唱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人们呼朋唤友、扶老携幼,聚拢在戏台前,等着好戏上演。

皮影戏发源于陕西,又名“灯影戏”“土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宋末年,皮影戏随宋都南迁传入信阳,至清代中叶开始兴盛,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豫南皮影戏并流传至今,信阳各县区均活跃着一批皮影艺人。

“皮影戏在信阳各地广受欢迎,每逢节假日、集市,或是群众家有喜事,都会请戏班子去唱一出。”潢川皮影戏非遗文化传承人刘伟说。

“开申之祖春申君黄歇、开漳圣王陈元光,还有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的故事,都被搬上了皮影戏舞台。”在附近小区居住的七旬老人陈先生乐呵呵地说。

光影变幻,锣鼓声疾,这边大人们沉迷于三尺戏台唱传奇,那边小朋友们与刻刀、宣纸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流光园交流中心,由潢川县光州印社带来的“祖国印象”篆刻艺术讲座和手工拓印活动,吸引小朋友们来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非遗点亮生活,用文化添彩假日。今年国庆期间,潢川县安排了一系列“爱我中华共庆华诞”主题文化活动,舞蹈快闪搅火光州城,非遗进景区添彩黄国故城,皮影戏进公园、民间文艺大赛暨非遗展演让人大开眼界,篆刻艺术讲座和手工拓印活动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潢川县文化馆馆长王新伟说,持续开展非遗活动,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意识。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