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小鹿“入驻”上海交大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10 09:08:23

近日,上海交大生态林3只“顶流”小鹿疑似遭动物攻击致一死一伤的事件引起关注。12月7日,有上海交大学生告诉记者,校内论坛的话题帖中,有名为“后勤保障中心”的账号回复称原因为“小鹿疑似遭受野生动物貉攻击”。攻击小鹿的“凶手”到底是谁?也引起了多位学者的关注探讨。12月8日,连续多年在上海开展“貉口普查”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发布微博分析了可能性,他认为,貉咬合能力弱、攻击性低,一大缺点是缺乏集体捕猎的策略,体重也只有3-5公斤,还几乎不能跳跃,在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攻击健康的成年或亚成体鹿;如果是动物袭击,那么最大的嫌疑是流浪狗,也有可能是疾病等健康问题;貉如果出现在现场,按照推论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况是小鹿死亡之后食腐。“如果有监控或者照片应及时公布。”王放在微博中如此说道。记者查询发现,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在今年8月,上海林业部门介绍,随着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野生貉已经在上海超过300个居民社区及城市绿地中被发现。作为本土野生动物,貉生性胆小,不会主动伤害人类,但它的分布区域与人居环境重合度较高,确会增加与市民“相遇”的概率。此前,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认为貉直接咬死鹿的可能性比较低。他告诉记者,不排除小鹿是被狗之类的其他动物咬死或突发疾病死亡、再被貉分食的可能性。多年前,在上海,被狗咬死再被貉吃的死亡方式在鹿科动物獐身上有过先例。“貉是小型犬科动物,咬合力没那么强,真的要把鹿咬死还是有些困难。不过鹿死后,看到有肉,貉还是会来吃的,它是杂食动物,有肉吃肉,没肉也能吃果子之类的。”何鑫提到,冬天降温,小鹿也可能患急性肺炎死亡,不过这需要对尸体解剖后进行病理分析才能最终确认。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小鹿“入驻”上海交大一月有余,从最初备受期待和喜爱成为顶流,到被数百人围观布设围栏,再到如今一死一伤,持续受到社会关注。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官宣称,3只憨态可掬的小鹿现身上海交大,分别是一公二母,目前半岁。对于在校园东区生态林中养鹿,校方介绍,依托农学院的学科优势,希望营造生态林的生态多样性,提升校园景观的生态功能和育人价值,让小鹿伴学子一路成长。11月4日,这几只小鹿所居住的校园东区生态林迎来正式揭幕,小鹿在其中有自己的住所。其后,小鹿一度成为上海交大“新顶流”,鹿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末的人流量大时能到七八百人。随着小鹿热度的增加,学校也面临了管理难题。11月13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3只小鹿生活的鹿苑已于11月11日临时关闭,当日到达的游客只能在围栏外观望。12月7日中午,有网友发文称“一只小鹿”死亡,再次引发网友讨论。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