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迅速衰退的时代里,尽管暴力催收早已被明令禁止,但不少企业主依然挣扎在追债的泥沼中。据银登中心统计显示,2023年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965.3亿元,同比增长449.40%,创下历史新高。
昔日商海纵横的老板们不得不屈身于催收培训班里,他们期待学到一些“秘诀”,却发现所谓的催收技巧不过是“请吃饭、找关系、哭穷”这些老套路的翻版。这种现象折射出传统商业信用体系的崩塌,也预示着一个新的金融生态正在酝酿。
眼下,不少网络小贷正在排队注销。广州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保利小贷正在申请注销试点资格。而在此之前,这家净资产超过2.8亿元的公司曾试图出售,却无人问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01野蛮生长的终结
过往那些依靠高利贷、暴力催收的野蛮生长模式已然落幕。笔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4月,全国涉及催收业务的企业共计9622家,其中注销企业3309家、吊销企业581家,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洗牌。
表面上看,这是监管政策收紧的结果。但深层次来看,这反映出传统金融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不适应。当暴利不再,整个行业都在寻找新的出路。02追债者的困境
一位建筑公司老板陈立雄(化名)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花了五千元参加催收培训班,期待能找到收回欠款的“法宝”。然而三天下来,他发现所谓的催收技巧不过是些老生常谈。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法宝”早已失去了市场效力。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方法在当下几乎都失去了效用。正如陈立雄所说:“现在连吃饭都约不出来,更别提要账了。”这种困境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遭遇,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降至4.8%,创近年新低。某股份制银行数据显示,其零售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客户中,超过60%反映收入较疫情前下降2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脆弱。03金融新生态的重构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债务人无力偿还的同时,债权人也在艰难求生。这种双向困局正在瓦解传统的商业信用体系。更令人深思的是,那些试图通过暴力手段讨债的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触犯法律。根据报道,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催收非法债务罪428人。
面对这样的困境,市场多数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笔者从朋友口中得知,最近贵州的民营资管山哩商业可以说是门庭若市,大量律所与投资人进出洽谈商务合作。从这现象能看出,市场正在寻找规范化、法治化的债务处置新路径。04重构商业信用
这家公司创新性地将供应链思维引入法律服务领域,通过构建“案源-律所-律师”一体化服务生态,建立起覆盖全国68%律所的法律服务网络。
这种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再依赖传统的暴力催收或者简单的法律诉讼,而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式,降低了处置成本,提高了效率。
这种模式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商业信用重构路径。它不再是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构建起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
笔者注意到,在四川省成渝金融法院2023年受理的12243件金融案件中,涉案标的总额达402亿余元。其中,35%以上是利息和综合管理费。这说明,传统的高利贷模式不仅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也扭曲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反观新型的法律服务供应链模式,它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手段,将不良资产处置的单笔成本降低了50%以上。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让债务处置回归理性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它反映出整个行业正在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正如一位资深律师所言:“未来的债务处置,比拼的不是谁的手段狠辣,而是谁的服务更专业、更规范。”05变革中的新机遇
当前债务处置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一是要坚持法治化、规范化;二是要善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三是要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
对于那些仍在催收培训班里寻找“秘诀”的老板们来说,也许是时候转变思路了。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被重构,新的机遇往往藏在变革之中。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所说:“每一次危机都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它摧毁旧的形态,同时催生新的增长点。”
在这个意义上,当下债务处置行业的转型,不仅是一次被动的适应,更是一次主动的进化。它预示着一个更加规范、更具活力的金融新生态正在形成。而这种转变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法治化、数字化手段,重构商业信用体系,让金融服务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赋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2024年4月8日,个贷不良,爆了,来源:新浪财经
【2】2024年1月15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围首年,批量个人不良贷款业务成效如何?,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2023年10月17日,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三季度已破千亿元批量个人业务同比近翻番,来源:21财经
【4】2022年8月19日,小贷公司弃牌后改行做啥了?,来源:21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