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 | 郑承军:心学给国际传播提供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13 20:08:56

12月11日,“儒学大家谈——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郑承军表示,中国心学为我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其具有的深厚哲学底蕴,不仅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给我们提供了方法论。

什么是心学?在郑承军看来,心学其实要解决三个问题:人的自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围绕这三个关系,说明心学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精神内耗’,卷不动又躺不平,处在这种焦虑、烦闷当中,心学则可以给我们内心确定性的一个港湾。”

心学和人类又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在国际上来传播心学?对此,郑承军认为,整个人类社会要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富足的这种需求,才更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而心学能够让人从己做起,通过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小我”到“大我”。

心学到底有什么国际影响力呢?“心学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就处于一种广泛传播与接受的状态,尤其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许多人深受阳明心学影响,而且它最关键的是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郑承军说,韩国也大力推广阳明心学,在欧洲心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滋养了当地的启蒙运动,东学西渐的过程中,阳明心学的反向传播,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智慧对世界的一种贡献。

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过程中,郑承军也提到心学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对话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跨文化共情,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做得还有很多不足,文化不能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需要大家在一个同频共振的层面上,我觉得这是我们国际传播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谈及心学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有何机遇和挑战?郑承军认为挑战首先是语言上的差异,其次是AI人工智能的大行其道。

“在真正国际传播的场景中,我们最后的定稿人不是机器,所以对于AI,我觉得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就是,AI也可以是IA,意为intelligent assistant(聪慧的助手),而不是我们人类的对立面。”他提到,AI的出现确实给人类带来一些挑战,包括一些文化层面上的矛盾的部分,但我们可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出现。

“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不仅是一个文化事业,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文化层面来看,它甚至关乎着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和打造。”最后,郑承军提出要大力提倡通过国际传播,把宏大叙事与凡人小事相结合,要把看到我们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讲述共通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平等交往,真正做到跨文化共情。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黄若佩吴蔚实习生黄烨

编辑/刘立超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