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开幕 公众可免费参观

发布时间:2024-12-16 02:11:07

原标题: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开幕 公众可免费参观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9月27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公众可免费参观,无需预约。

此次展览,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成果专题展,也是该考古成果的国内首展。展览设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南区三层6号展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内容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部分。

开幕式现场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开展航次工作时,在海南岛东南方向海域,距三亚市大约150公里处的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

其中一处遗址发现多个隔舱的船货堆积,包括瓷器、金属器等,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根据出水器物风格,推测年代在明正德时期(1506-1521年);另一处遗址为大量原木及少量陶瓷器构成的堆积,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年代推测为明弘治时期(1488-1505年)。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实施了三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团队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装备,从被称为海洋的“午夜区”的半深海带,带回了928件(套)出水文物。

今年6月第三阶段考古调查结束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立即启动了考古展览项目筹备工作。历时四个多月,该展览于9月27日正式开幕,这是我省首次缩短考古成果展出“时间差”。

“此次展览展出的408件(套)出水文物,都是此次考古发现的代表性文物,包括珐华彩瓷器、瓷器、陶器、金属器等,品类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介绍,除了文物展出,展览还辅以VR、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为公众全方位呈现考古发现、发掘过程、科技应用和成果。(刘晓惠)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