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育儿嫂疑似被培训机构‘割韭菜’,不但被收取高额培训费用,还学不到什么东西,上户后频繁被雇主辞退。”12月17日,家政从业者凯娟向记者反映同行们遇到的困扰:想当育儿嫂的求职者,交钱参加完培训后,直接被安排到雇主家照顾孩子。然而,注水的培训课不仅缺乏实操训练,证书含金量也受到质疑,以至于育儿嫂上户后屡遭辞退。保证育儿嫂等群体获得可靠的技能培训,增加高素质家政服务供给,成为供需双方的共同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母婴护理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58到家发布的《家政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育儿嫂需求增长23%。别看育儿嫂的工作很是琐碎,但其却是个大产业。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今年8月,国务院还专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明确将家政服务消费作为三项基础型消费之一,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用工缺口大,乱象很突出。初步估算,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尤其是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更为严重。从一些城市发布的紧缺职业目录来看,育婴员也长期位居前列。另一方面,家政市场也是乱象频出。比如,一些育儿嫂手握各种培训证书,职业头衔五花八门,对理论问题对答如流,却连基本的冲奶粉、换尿片、拍奶嗝都干不利索。究其原因,无外乎一些从业者贪图快速和方便,不惜选择花钱报名中介或家政公司的培训课程。这样下来,“注水”的证书也就搅浑了整个家政市场。
“注水培训”“注水证书”横行,既影响了从业者的声誉,也影响了雇主的体验感。甚至可以说,愈演愈烈的“注水培训”“注水证书”已经严重影响了家政市场的正常秩序,对于产业良性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破解这一乱象,就需要打出“组合拳”。比如,对于从业者而言,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查看机构是否同时具备“培训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两类证件。对于家政培训机构而言,也应为学员提供试听机会,让劳动者有机会结合试听课程来决定是否报名培训。
家政服务是爱心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为净化家政行业秩序,一些地方也加强了对培训市场乱象的监管。接下来,在加大对无证照培训机构打击力度同时,也可以发挥大数据作用。比如,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考虑建设家政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海量查询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当然,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软硬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打通数据堵点。在一些高校的家政院系,也应探索建立起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精准施策,育儿嫂拥有“足金”培训才能得到更有力保证。(杨飞)
初审: 侯薇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