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董旭叶 王少华)灞水之滨,又一文化新地标即将来袭!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浐灞国际港的西安图书馆长安书院馆区(以下简称“长安书院馆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正全力以赴,为工程的圆满收尾奋力冲刺。
长安书院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灞河西岸,与奥体中心隔河相望,是西安市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西安文化新地标。集图书阅览、研学教育、美学生活、文化活动、互动体验为一体,为市民提供多功能、现代化、复合型的文化体验。
据西安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长安书院建筑主体由A、B、C、D四栋相对独立但内部连通的建筑组成,其中,C栋由西安图书馆入驻,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多媒体、线上网络图书馆,公益讲座、展览及读者互动体验等多种服务功能。日可接待读者1.5万人次。D栋为“阅读 ”空间,作为西安图书馆功能的有益补充和完善,“阅读 ”与图书馆形成动静结合,满足读者品质化、多样化的文化体验需求。
目前,长安书院项目已临近竣工,各项收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同时,各入驻商户也正积极筹备入场事宜,很快就能正式对外开放了。”
据悉,西安图书馆新馆地上五层、地下二层,总藏书量约300万册,阅览座位3000个。同时,新馆加强了专题文献配置,聚焦周秦汉唐文化、秦岭生态文化、黄河文化及西安地方文献的补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完善馆藏体系方面更进一步。
记者了解到,西安图书馆新馆主要包括18个功能区。其中,C栋负一层设置书库、天禄苑(包含天禄书房、天禄研阁、天禄藏珍、天禄学坊、天禄讲堂);一层包含接待大厅、少儿服务区、无障碍服务空间、展厅;二层包含报纸阅览区、期刊借阅区、中文图书借阅区;三层为中文图书借阅区、自修区;四层为西安文脉,主要藏存西安特色文献;五层为多元文化交流空间;D栋四层为数字阅读空间。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西安图书馆新馆更是走在了前列。记者在新馆看到,一系列前沿的高科技设备正处于紧张而有序的调试阶段,为即将到来的开馆做足准备。导览机器人四处行走,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区划和服务;数字可视化系统大屏则实时呈现图书流通量、阅读排行榜、读者到馆人数等多种数据。此外,新馆还实现了全市13个区县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通借通还,并与市域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
除了图书馆,在D馆“阅读 ”一层北区是新华书店,图书分布为新华主题区、新华荐选区、自然科学区、经济管理区、社科人文区、文学艺术区、精品文创区、咖啡生活区等。
一层南区为西安古旧书店,分为古籍博物馆、古籍修复展示区、线装文创台等。古旧书店作为长安书院新华书店的一个重要文化组成部分,设置了古籍修复讲座、非遗手作体验区、古籍拍卖区、以及拥有1.8万藏书的古籍展览馆。
除了传统的阅读和学习空间,长安书院还设置了《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长征·四渡赤水》全感沉浸剧场VR体验区、出版文化体验区、文创空间及研学服务配套区等板块,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此外,新馆还集合了西安老字号餐饮、茶文化体验馆以及文化大讲堂等,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作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项目之一,长安书院的开放将大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西安公共文化发展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