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与商业往来中,合同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各方的意愿与利益。小到网上购物时勾选的用户协议,大到企业间签署的千万级商业合作协定,合同无处不在。
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这座桥梁背后蕴含的法律规则与奥秘?当纠纷悄然滋生,又该如何依据合同法律知识,守护自身权益?
针对有关合同的法律知识,“天眼问法”栏目采访了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行业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澜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谭炀律师。
天眼问政专家团成员、贵州省律师行业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澜典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谭炀
问题1:什么是合同?口头协议算合同吗?合同的用途有哪些?
律师答: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因此,口头协议也算合同,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对协议双方具有拘束力。然而,口头协议的缺点在于取证难,一旦发生争议,难以提供有效的证据。因此,在无法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录音、第三方见证等方式来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和内容。
合同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多种用途,主要包括:
1、规范财产流转关系:合同是市场经济中规范财产流转关系的基本依据,通过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交易的公平和安全。
2、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可以设立新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可以变更或终止已有的法律关系,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3、保护双方权益:合同通过明确条款和条件,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和争议的发生。
问题2: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签字、手印就一定能代表当事人签了合同吗?
律师答: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合同主体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合同成立的基础。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对于非自然人(如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依法定程序成立后才具有合同行为能力。
二是合同内容必须合法: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也不能损害国家公共安全和利益,或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例如,不得签订违法犯罪的合同,不得约定违反道德伦理的条款。
三是合同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应在合同中得以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无歧义,以避免后续的纠纷。
四是合同形式应符合法律规定:有些合同必须采用特定形式,如不动产买卖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法律对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了应当采用书面合同的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以及设立居住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等。
一般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这意味着,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并按手印后,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都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有些人可能在合同上签字并按了手印,但是合同内容与他并无关系或对他的权利义务约定不明,也不能按照合同内容对其进行约束。若当事人是基于被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等情形在合同上签字并按了手印,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合同。
问题3:任何条款都可以出现在合同当中吗?如果合同中出现了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条款,剩余的条款还具备法律效应吗?
律师答:依照法律规定,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也不能损害国家公共安全和利益,或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所以不是任何条款都可以出现在合同当中。
合同中有部分条款不合理或不合法,并不必然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具体来说:如果合同中仅有个别条款不合理或不合法,而其余条款合法且能够独立存在并履行,从能够实现合同目的、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那么不合理的条款或不合法的条款可被认定为无效或得不到认可,其余条款仍然有效。双方仍需按照这些合法条款履行合同义务。例如,买卖合同中关于定金的约定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但合同中关于货物交付、价款支付等其他合法条款仍继续有效。
但是,如果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条款是合同的核心条款,或者与其他条款紧密相连,致使整个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或者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整个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比如,买卖合同中关于合同标的的约定违法,或者合同涉及走私、贩毒等严重违法行为,整份合同必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还对格式条款进行了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但是格式条款并不影响合同效力。
不难看出,合同法律知识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实用指南。下一期栏目谭律师将针对有关合同的纠纷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讲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哲铭
编辑 孙远铭
二审 肖慧
三审 周文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