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国道之行 海阔天空|在泥与火中淬炼“匠心”

发布时间:2025-01-05 20:11:11

原标题:国道之行 海阔天空|在泥与火中淬炼“匠心”

编者按:

这是中国最长的沿海公路,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东兴,南北纵横近20个纬度,串联起十个省份,全长近7000公里。

这是见证经济奇迹的公路,沿线自贸试验区林立,GDP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齐聚,更囊括跻身全球前列的世界级湾区……

这是自带“诗和远方”属性的公路,从一望无际的壮阔海景,到宁静惬意的渔舟唱晚,从蔚蓝天空下涌动的金色麦浪,到白鹤飞过的万顷碧波……

这就是228国道!它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更是对外开放之路、科技创新之路、文化传承之路、生态保护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从辽宁丹东到广西东兴,这条国道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梦想,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腾飞。从9月3日起,我们沿着228国道的轨迹,记录祖国的壮美风光,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广西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月3日,郭卉在钦州坭兴陶博物馆介绍自己的作品《三月三》。

40岁的钦州人郭卉是一名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已从事坭兴陶制作近20年。从挖土到烧窑,多年拜师学艺,让郭卉在“泥”与“火”中逐渐成长为技艺纯熟的制陶师。在原有的制陶古法基础上,郭卉创新了陶泥料配比,并融合紫砂陶制作等技艺,研制出颇受行业认可、市场欢迎的坭兴陶产品,带动了钦州当地坭兴陶产业发展。

1月2日,郭卉捧着自己的作品《凤鸣壶》在工作室里留影。该作品灵感来自广西合浦汉墓群出土的羽纹铜凤灯。

1月2日,郭卉在陶土原料地查看西泥。该原料地位于钦江西岸,所产陶土颜色紫红,质地细腻,被称为西泥。西泥与产自钦江东岸的东泥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坭兴陶陶土最主要的原料。

1月3日,郭卉在工作室里将陶土拉坯成型。

1月2日,郭卉在工作室里雕刻茶壶。

1月2日,郭卉在工作室里为雕刻好的茶壶彩绘。

在郭卉看来,家乡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守正创新”。如今,在郭卉位于钦州的工作室中,既能看到传统的手工制坯、手工制壶、模具制作,也有激光打印、雕刻等较新的技术应用。2020年,郭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下一步,郭卉计划在南宁开办坭兴陶展览馆,继续传播坭兴陶文化

1月3日,郭卉(右)和负责生产销售的厂长吴有宏检查激光雕刻的效果。

1月2日,郭卉在工作室里雕刻茶壶。

1月2日,郭卉(左)在工作室里与雕刻师谭英福交流。

1月3日,郭卉在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与学生们交流。

1月2日,郭卉在工作室讲述自己的经历时露出微笑。

(吕帅 方欣 陶希夷 陈钟昊 张爱林)

责任编辑: 小云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