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改革提效能
“通过‘赣服通’一键办理新生儿参保,不仅省去了烦琐的手续,社保卡直接邮寄到家,而且得益于今年的新政策,新生儿可连续3年免费参加医保,出生就能享受保障。”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区南钢街道祥和社区的市民李辉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出生后患黄疸住院,由于住院时孩子尚未落户,导致费用没有及时报销。近日,李辉在医护人员的提醒下,在“赣服通”顺利为孩子办理了医保参保,他对高效便民的医保办理手续连连点赞。
青山湖区用“比心工作法”落实医保服务下沉,开展新生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生一件事”线上一链办理,新生儿医保从参保到待遇享受实现无缝衔接。今年以来,该区共办理新生儿资助参保登记1429人,减免参保费54万余元。
什么是“比心工作法”?
“围绕‘统一规范、下沉基层、高效便捷、治理创新’的改革主线,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同心用心、齐心安心,推进窗口服务标准化、经办体系便捷化、办事体验品牌化、基金监管长效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效便民的医保服务体系。”青山湖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走进700余平方米的青山湖区医保标准化服务大厅,咨询服务区、业务受理区、休息等待区、自助服务区和绿色通道等依次排列。根据“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和“最小必须”的原则,青山湖区对全区医保经办9个大项30个子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推进医保服务清单制,公开办事资料、流程、时限;同时塑造一流服务队伍,建立并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制度,每周开展“e言e行”医保大讲堂,提供一流医保窗口服务。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青山湖区大力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定点医药机构场景应用实现全覆盖;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群众不进医保门,能办医保事,累计为参保群众和企业服务1万余次;热门事项“多点办”,30项医保业务全面进驻区、镇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并试点通过医保自助服务终端下沉至村(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同时,该区探索推出“医保 银行 N”服务模式,与银行合作成立医疗保障一体化服务中心,实现参保人“家门口办医保”,“10分钟医保服务圈”初步成形。
聚焦立体式服务体系,青山湖区推行医保报销集成套餐服务,进一步完善综合柜员制,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该区推行异地就医跟踪服务,为每一名办理异地就医转诊人员确定医保跟踪服务人员,从申办到入院、住院、结算、出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让参保人员身在异地感觉“在家”。
8月9日,30岁的刘梦(化名)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准妈妈。去年10月,她花费近4万元第一次尝试接受辅助生殖治疗,但未能如愿。“因为不知道治疗周期有多长,我们的经济压力较大。”刘梦说。
今年5月,南昌市将12个辅助生殖类项目中的取卵术、胚胎培养等9个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及“赣服通”等,实现生育待遇享受流程更加优化,青山湖区第一时间将生育登记、生育医疗费零星报销、生育津贴支付等事项线上集成为“一件事”,刘梦成为生育保险的受益者之一。
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今年以来,青山湖区在医保服务中增加申报渠道、缩短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一月一审缩短为半月一审,并主动通过短信、电话告知审批结果,提升参保群众慢病管理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鉴定通过慢病3394人次,其中新增病种近200人次,累计享受待遇8.74万人次,基金支付3324万元。
医疗救助兜底线。青山湖区建立高额医疗费用患者分类监测双预警机制,确保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群体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及其他社会救助范围,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青山湖区已对低保等救助对象进行分类资助参保,共涉及救助对象3656人,医疗救助资助参保120万元,确保困难群众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共救助9318人次,涉及救助费用399.14万元,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宋思嘉(宋思嘉)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