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放心吧,我现在是一支烟都不敢碰,药也按时吃着呢。”近日,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复诊的患者徐先生正认真向主任医师李楠楠介绍着自己的近况,“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最近咳嗽少了很多,走路也轻快了,爬个三四层楼都不喘了。”
62岁的徐先生是一个“老烟民”,“我从30多年前就开始吸烟了,最多的时候每天得抽上一包。”据他回忆,刚开始抽烟就出现了断断续续的咳嗽,起初咳嗽频率较低也没影响正常生活,便没在意。但直到近几年,咳嗽的情况严重了起来,除此之外,日常爬几层楼梯之后还会出现气喘气促的现象,要休息半天才能缓解。起初以为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不好,就没放在心上。然而,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徐先生的气促情况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这让他意识到,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在家属的陪伴下,到市立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寻求治疗。了解到徐先生的情况后,李楠楠结合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经全面评估,确认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COPD分级Ⅲ级”。“肺功能的分级一般分为Ⅰ-Ⅳ级,像徐先生这样的已经是中重度慢阻肺了。”李楠楠给徐先生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安排下一步治疗。
医生沟通患者病情(李婧 供图)
住院期间,徐先生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认真吸入药物,合理膳食和作息并按要求及时戒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呼吸操、运动等康复训练。从入院第一天需要吸氧治疗,到能够正常出门、爬楼,徐先生只接受了不到1个月的规范化治疗。
慢阻肺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其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慢性咳嗽。“很多慢阻肺患者觉得换季咳嗽是感冒或者其他小毛病的典型症状,未加以重视,殊不知这类患者受到寒冷天气等因素刺激,很容易急性发作,造成严重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李楠楠表示,通过规范性开展抗感染、平喘、无创呼吸机应用、规范雾化吸入等治疗,患者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就能够被遏制在早期,更能避免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据悉,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主要通过规律的门诊随访以及正规的稳定期治疗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但患者对该类疾病普遍认识不足,具有治疗不规范、用药及复诊依从性差等特点,导致症状反复发作,产生对肺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市立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呼吸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慢病管理,通过诊前评估、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诊后随访等环节进行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提升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患者的门诊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建立患者病情跟踪随访档案,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对其尽早干预。
(通讯员 李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