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贵阳市花溪区牛郎关的杨先生是一名工人,今年31岁。3个月前,他突然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的症状,时不时还有咳嗽,他以为是普通感冒,就自行服用了感冒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服药后症状稍微减轻,但停药后症状又反复出现,断断续续治疗了3个月,一直没法断根。
“难道是流感病毒加强了吗?”最近,杨先生来到贵阳市六医耳鼻喉科就诊,接诊他的是耳鼻喉科医生黄红燕。
通过杨先生的描述,黄红燕医生发现他并不是普通的感冒,于是为他进行了鼻内窥镜检查,果然发现杨先生的鼻甲苍白水肿,鼻道内有大量的清水样分泌物,于是立即给杨先生开了抗组胺药和喷鼻剂。经过一周的使用,症状得以完全缓解,杨先生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医生为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检查
黄医生介绍,变应性鼻炎和感冒在症状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这使得人们在没有专业医疗知识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比如患者在早晨起床时突然感到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这些症状与感冒初期的表现极为相似。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感冒了,自行服用感冒药进行治疗。”黄医生说,当变应性鼻炎被误认为感冒时,患者往往会采取一些常见的感冒治疗方法,如服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抗生素等。然而,这些药物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是无效的。
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而变应性鼻炎并不伴有发热;止咳药对缓解鼻部症状也无明显效果;抗生素更是对变应性鼻炎无效,因为变应性鼻炎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医生提醒,当出现鼻部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过敏原检测等方法,明确诊断是否为变应性鼻炎,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张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高琴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