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创造》,张柏春、王彦雨、李雪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定价:598元
■王佩琼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等编著的《中国工程创造》一书出版,书名中“工程创造”的表述别出心裁。
所谓创造,即是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之意。对于科学创造和技术创造的表述,公众较为熟悉。科学创造乃通过新假说、新实验生成新概念,以揭示自然现象规律性的、前所未有的新知识为目的。技术创造乃新材料、新结构或新工艺的生成,以提供前所未有的具有新功能、新性能的产品为目的。
对于工程,较为熟悉的表述则是“工程建造”“工程建设”,本书却旗帜鲜明地提出“工程创造”的表述。如此,就需要追问——工程创造了什么?
诚如是书所言,“工程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工程的目的是使自然资源最适宜地转化为人类的各种用途”。一般认为,技术和管理是工程的基础环节和手段。故而,在不少人的意识中,将两者等同于工程活动的全部环节,将工程创造等同于工程中的技术创造及管理方式的创造。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实工程中的大多数技术和管理方式并非“前所未有”,而是在同类工程中曾成功运用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方式。
如此,工程的创造性体现在哪里?
工程的集成复杂性,决定了所用技术种类繁多,但因投入巨大,工程失败造成的损失难以承受,因而工程首要的技术要求是成熟,首要的管理方式要求是适用。
技术及管理创新不是工程的首要要求,经济可行、操作可靠、自主可控才是工程中技术和管理的重要考量。当然,工程中的特殊问题会牵引出技术创造和管理方式创新,如都江堰工程的“深淘滩、低作堰”技术,青藏铁路的冻土处理技术,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沉管隧道技术及“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管理方式等,但工程整体的大量技术及管理方式通常移植于同类工程,甚至移植于非本土创造的成熟技术及管理方式。
然而,近代中国雨后春笋般的工程建设成果分明给人以耳目一新和前所未有的感受,即我们能够感受到工程的创造性。那么,该如何表述感觉中的工程创造性呢?
具体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的施工管理方式当然是工程创造,但并不是工程创造的全部。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看,工程是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运行及退役的多环节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设施建成后的运行。
一般而言,一项工程可能大量采用成熟而非首创的技术及成熟非首创的管理方式,但工程设施的运行却生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生活世界。按照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哲学家的表述,生活世界乃是现实社会中有意义的现实环境。新的生活世界意味着有全新意义的现实环境。
较之科学创造和技术创造,工程创造与人们发生了更为直接的生存意义关系,是最重要的创造,是国家民族生活面貌及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
都江堰工程孕育了繁荣富饶的“天府之国”;当代中国不断延伸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范围;遍布城乡的电信工程设施则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场景;规模宏大的造林工程、园林工程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三峡工程造就了千帆竞渡、高峡平湖的全新景象,诸如此类的工程创造不一而足。
工程设施的建造和运行除了需要技术和管理之外,还需要包括人力、土地、制度等支撑条件。新的工程意味着新的人员、设施、土地、制度等网络关系,意味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工程建造的技术及管理方式或许不是本土首创,但工程所带来的生活世界具有时空的特殊性,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工程,生成不同的生活世界图景,对于特定时空中的人们具有独一无二的新意义,是前所未有的,这无疑是创造。所谓“工程的当时当地性”,即是工程带来生活世界的时空独特性。
本书是图文书,文字言简意赅,一幅幅精美图片展示出中国古代和近当代工程所创造的生活世界的辉煌谱系。阅后对于中国非凡工程创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工程创造,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创造了全新的城乡生活世界,也由此生发出一个问题:何以可能?
大型工程具有链式机制,即一项工程需要其他工程的配套支持,例如高铁需要电力、通信、钢铁等,因而需要人力物力资源的广泛社会动员。小至一团体,大至一国家,组织化程度是竞争力的量度,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决定工程的效率和成败。中国大一统制度,包括古代的郡县制度、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高度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也就意味着高度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从而为高效的工程创造活动提供制度前提。
这里着重阐明工程创造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科学创造和技术创造不重要。以科学求知为目的的手段方法,则为科学技术;以工程造物为目的的手段方法,则为工程技术。工程及其创造的生活世界,为科学和技术成果提供应用场景,是科学和技术活动的不竭动力。然而,作为手段方法的技术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没有手段方法,目的永远是空中楼阁。
如果说,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创造和技术创造方面的贡献可能不及西方,但就工程创造而言,中国从古至今都对人类有着超凡的贡献。应当相信,工程化能力的强化或萎缩,久之会以种种方式传导到科学和技术领域,导致科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世界范围内,多次发生的科学中心及技术中心的地域转移就是明证。
本书虽然意在普及中国工程知识,但“中国工程创造”的命题却有着事实依据,因而具有逻辑说服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2025-01-10 第3版 读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