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和平的种子!”李正善说。1月11日是《红星照耀中国》的亲历者、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逝世纪念日,由陕西省翻译协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薪火相传,接力架桥”为主题的中英文 双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首发式在西安举行。
该书作者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理事、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正善表示,希望通过绘本创作出版,增强孩子阅读的趣味性,将海伦·斯诺的故事从过去的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会场请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孩子知道她的传奇故事、弘扬她的“架桥”精神。
以双语绘本形式走进青少年
是海伦·斯诺研究的一种突破
首发式上,美国海伦斯诺基金会主席、海伦斯诺的侄孙亚当·福斯特发来祝贺视频。他表示:“这本书画面精致、奇特、有趣。客观生动再现了姑祖母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的岁月中一段奇迹般的经历,它对于在全世界孩子们之间传播海伦.福斯特.斯诺的故事,具有很好的意义。”
《海伦·斯诺在中国》以精炼的语言、精美的图画,讲述了海伦斯诺的成长故事,突出表现了她奔赴延安协助丈夫埃德加·斯诺采写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艰辛历程,故事生动有趣,极富教育意义。该书由李正善创作,八零后插画师叶静插画,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董事高敏娜翻译,与海伦斯诺有着19年忘年交的我国著名翻译家安危先生作序。
安危发来贺信表示:“海伦的励志和冒险故事能以双语绘本形式走进青少年,这是海伦·斯诺研究的一种突破,是符合当下青少年教育的与时俱进的一种有效尝试。”
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胡宗锋表示:“海伦·斯诺一生架桥,我们要薪火相传,接力架桥,在新时代以创新的形式传承海伦精神,这个绘本是个突破,为传扬国际友人精神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审读认为,作为儿童读物,该书语言简洁、插图精美、趣味性强,把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艰深难懂的事物,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们听。从特定视角感受百年历史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希望传播海伦·斯诺的“架桥”精神
作者李正善2018年曾跟随安危先生带领的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研学团赴美到海伦·斯诺的家乡访学,并通过开设专题、创作散文、开设讲座等多种方式讲述海伦·斯诺的故事,传播她的“架桥”精神。他说:“绘本能够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希望通过绘本的方式把海伦·斯诺的故事普及到千家万户,让五六岁的小孩都可以阅读。”
插画师叶静是一位八零后插画师,她说到一年多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和传承的过程。该书翻译高敏娜是海伦·斯诺访问学者,她希望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能够让全世界的孩子都能够知道海伦的故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秦桦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海伦·斯诺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在现场,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莹与来自汉诺威国际学校12岁的学生范高远,分别以汉语和英语诵读了《海伦斯诺在中国》的精彩片段。著名军旅书法家周斌先生,向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赠送了写有“薪火相传,接力架桥”的书法作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及图书作者还分别向主办、协办和承办单位以及来自城乡社区、学校、绘本馆的代表和少年儿童代表赠送了图书。
新时期更需要传播海伦故事和“架桥”精神
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研究、新闻职业精神、新闻传播、儿童文学创作、幼儿教育、阅读推广等多个视角,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研讨。
陕西省文化厅原厅长秦天行表示,我们要以多种多样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颂扬海伦·斯诺的“架桥”精神,特别是对青少年,创作出版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就是很完美的形式。
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顾问惠树成表示,海伦·斯诺在他们那个年代用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实现了作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的价值。那么在当下这样的新时代,需要更多的海伦·斯诺式的敢于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记者和作家。
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隽表示,《海伦·斯诺在中国》以鲜明的童书和图画书的特点,表现了斯诺夫妇那个特殊的战争时代开展新闻实践的艰辛艰难。在当下这个新时代,一方面要弘扬和继承他们为新闻理想而勇于奋斗的精神,也需要以多种新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包括相同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从这一点讲,绘本《海伦·斯诺在中国》对于我们的新闻传播及其研究工作,也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西部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许军娥表示,绘本是一种很好的对青少年甚至成人普及历史文化的方式,很好地链接了少儿读者可能关注的兴趣点,切入成长和励志主题,能够实现与小读者的共情。
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