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让老赖无所遁形:最高院新政策,告别“久调不决”时代

发布时间:2025-01-13 18:08:59

2024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连发两份重磅文件。这不是一般的政策调整,而是一场真正的革命。笔者注意到一个令人振奋的重点:从2025年1月1日起,严格规范立案调解,坚决防止“久调不决”。这是一把直指“老赖”们的利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01法院亮重拳,老赖们坐不住了?

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金融纠纷案件303.2万件,较2022年暴增95.24%。这意味着什么?每天近万起金融纠纷涌入法院,每一起背后都是一个不堪重负的故事。

以海南五指山法院为例,半年内受理金融贷后案件124009件,法官疲于奔命。每个案件审理时间不到20分钟,却仍有36049件排队等待。这不仅是数字的堆积,更是一个个债务人命运的积压,一个个放贷人权益的延宕。

“以前打官司,光排队等立案就要一两个月。”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志超(化名)向笔者感叹,“有些老赖就是在打时间差,趁这段时间转移、隐匿财产,等案子真正开庭时,已经人去楼空。”

更让人担心的是,“久调不决”已经成了某些老赖的“庇护伞”。他们清楚这里面的门路,只要案子一直处在调解状态,就能暂时躲开强制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案子,甚至拖了一年那么久,都没法进入真正的审理阶段。

但这一切,即将被新政策彻底改变。最高法明确要求:“严禁未经立案先行调解、强制调解、久调不决。”这意味着,“以调拖判”的时代将终结。

02产业链重构,谁在蓝海抢滩?

这次变革不仅是司法领域的革新,更是在重塑整个金融纠纷处置的产业生态。

从上游看,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转型压力。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加1359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金融机构传统处置模式的失效。

“金融机构也很无奈。”某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坦言,“一个普通的信用卡纠纷案件,光律师费就要几千到上万,等好不容易胜诉了,对方却早已‘人间蒸发’。这种投入产出比,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令人深思的是,传统的处置模式正在加剧矛盾。一边是金融机构为追回债务不惜血本,另一边是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无力偿还。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法院案件的激增。

但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机遇。从中游看,资产管理公司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创新型民营AMC,正以科技赋能重构处置模式。他们不再简单依赖传统的催收手段,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AI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画像和个性化处置。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4年前三季度,个人信贷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成交额达1276亿元。这背后是科技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例如某民营AMC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处置成功率提升了近30%,成本却下降了40%。

03科技赋能,谁能破局困局?

在行业变革之际,一个现象引起笔者注意: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布局“科技 法律”赛道。这不是简单的跟风,而是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把握。

某民营AMC技术负责人向笔者透露:“传统催收模式就像大海捞针,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现在我们用AI系统筛选和评估案件,一天能处理上万条数据,比人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那些有还款意愿但暂时困难的债务人,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以山哩商业为例,他们创新性地提出“案源供应链处置模式”,通过S2B2C模型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处置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多方共赢。

科技赋能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山哩商业董事长邓国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用技术手段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共赢,既要维护金融秩序,也要给债务人重生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山哩商业已经通过其法律科技平台覆盖全国2万多家律所。通过技术智能分析,实现对债务人还款意愿和能力的精准画像,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这种模式,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04这些人将最先受益

笔者认为2025年金融纠纷处置市场将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是处置模式的智能化。上海市已在今年3月引入“AI法官”,审理效率提升40%。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整个司法体系的升级。预计这一趋势将在全国推广。

其次是解决方案的多元化。据银登中心数据,目前有45%的金融纠纷通过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这一比例还在上升。这意味着,市场正在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多元化解体系。

最后是服务的普惠化。随着科技赋能,原本高昂的法律服务成本将大幅降低,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法律服务。这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司法公平的体现。

位基层法院院长感慨,“新政策让‘钉子案’‘骨头案’有了更多解决途径,特别是要素式审判的推广,将大大提高效率,这对法院、债权人、债务人都是重大利好。”

长期处置金融纠纷案件的炜衡(贵阳)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说:“有些人是真的遇到困难,需要合理的解决方案。科技的发展,恰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这些人,给他们重生的机会。”

对债务人而言,这是一个重要机遇。新政策鼓励多元化解,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毕竟,不是所有债务人都是‘老赖’。

参考资料:

【1】2024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依法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调解工作的意见》,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2】2025年01月0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最高法连发两文剑指“立案难”,金融诉讼纠纷迎开年变革,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2024年11月23日,新华社: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季末基本持平,来源:新华网

【4】2024年12月27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2024年11月辖内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来源:上海金融监管局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