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上海政协常委建议整治“手机APP偷听”,你遇到过“聊什么推什么”吗

发布时间:2025-01-16 19:09:57

近年来,网上关于“聊什么手机APP就推什么”的讨论越来越多。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办现场咨询活动。上海市政协常委游闽键就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偷听、窥探用户隐私如何治理咨询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并呼吁“该治治了”。此事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1月1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都遇到过“聊什么手机APP就推什么”这种现象。手机APP的“偷听”行为,是有心还是无意呢?

网民发起调查

超七成受访网友怀疑被“偷听”

“都知道有问题,但是又无从下手,不知道向谁维权,难以举证。”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游闽键说,2025年上海两会,他已提交《关于加强APP偷听、窥探用户隐私治理的建议》。

游闽键的建议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和朋友聊到想吃烧烤,打开某APP立即看到附近烧烤店的推荐”“手机还是锁屏状态,提到想买某个物品,打开APP首屏就是这个物品的推荐广告”……

这种情况在网上早就引起了大众关注,上游新闻记者看到,1月5日,网友“简单的快乐酱”在新浪微博上创建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名为“你遇到过疑似手机被‘偷听’的情况吗”。目前该调查已结束,共有1460人参与这份调查,其中,1136名网友表示有“有”,108人表示“没有”,还有216人表示“没注意”。总体看,超77%的受访网友表示遇到过疑似手机被“偷听”的情况。

有网民发起相关网络调查。 微博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线下也有很多人疑似遭遇“聊什么就推什么”的情况。16日,从事财务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前几日她刚和同事说看上一件某款的羽绒服,不久后打开某购物APP,就收到同款衣服的推荐。

“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居住在重庆南岸区的杨先生也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其间聊到了各自的公积金方面的问题。聊完后不久,我的手机就收到了某个APP的推送信息,大概意思是可以登录APP,查询公积金相关问题。”

杨先生表示,收到这个APP推送消息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把手机拿起来给朋友们看。“大家都震惊了,如果是聊天被偷听了,那感觉也太恐怖了。如果是巧合,那也真是太碰巧了。”

聊什么就给推什么

“偷听”还是“巧合”?

聊什么APP就给用户推荐什么,真是“偷听”了用户吗?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呢?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在某科技型上市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的吴先生表示,上一秒刚口头聊到某一东西,下一秒APP就推送相关的产品信息,可能的实现方式是:APP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捕获并分析用户口头提到的商品信息。这种技术能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文字,进行搜索、浏览等操作,分析个人需求后,推送相关的广告信息给用户。

吴先生称,应用APP长时间不间断的“偷听”,会出现掉电过快、发热发烫、CPU和内存占用高的问题,容易被用户察觉,但间歇性的、短时间内的“偷听”就不会很明显。

慧贸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手机应用开发的李立杰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很多APP里面有个录音权限,此权限默认是关闭的,如果这个功能是打开状态,意味着手机放一边,该APP是可以听到用户对话信息的。但李立杰也表示,一般情况下第三方APP不可能“偷听”用户打电话,或者聊天软件聊天的内容。

在深圳工作的运维工程师杨佰仪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聊什么推什么”在部分情况下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用户在使用APP的时候,会留下信息,APP可能通过收集记录这些信息,再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画像’,进而得知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等,然后再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

在杨佰仪看来,虽然APP可能并未真正偷听用户说话,但算法机制下推荐的信息,可能让很多用户产生被“偷听”的感受。这种情况很难避免,因为很多APP在注册使用的时候,会让用户同意一个很长很专业的服务条款,一般用户都不会阅读,而是直接点击同意,这就让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间让渡出去了。

专家指出,算法机制下推荐的信息可能让用户产生被“偷听”的感受。 视觉中国图

通信部门称加强监管

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罚

针对游闽键反映的问题,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通讯安全,该市通信管理局会定期开展一系列安全检查工作,并紧密配合上级监管单位,对各类APP的使用情况定期了解与评估,做好相应的备案记录。他透露,目前,对国内上架的APP设置了备案准入制度,也对APP开展了事中事后的常态化监管与随机抽查,各部门各司其职,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罚,做好相关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但从监管角度而言,APP的治理有其复杂性,需要按照注册地来管辖,容易造成监管盲区。”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2024年12月23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称,共发现29款APP及小程序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按有关规定在12月31日前落实整改工作。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该局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处置工作。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通报29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 图据澎湃新闻

关于算法推荐的问题,2024年11月24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六个方面算法治理。其中就要求“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等,把脱缰的算法关进监管的笼子,进一步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促进互联网健康向善发展。

重庆执业律师聂炜昌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APP会根据用户输入或听到的内容推荐相应的广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聂炜昌律师同时表示,一般APP在用户注册的时候,通常都会有类似的提醒,如果用户不同意,用户实际上就无法使用这些APP。

在用户如何防范问题上,聂炜昌律师表示:“不少APP实际上是有专门的入口,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关闭推荐广告。如果用户不想个人的信息泄露,可以选择不使用不注册这个APP,也可以在注册APP之后进入相应的入口或者页面关闭相应的功能。另外,建议用户不安装不注册来历不明的APP。”

上游新闻记者 李坐廷 杨四海 部分内容综合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杨波责编:周尚斗,李洋 审核:王蓉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