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80后”扬州木版年画传承人李毅:以创新精神 绘就中国年的“新色彩”

发布时间:2025-01-17 18:08:00

本报记者 贾淘文 □ 查永兵

李毅,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现担任扬州木版年画省级保护单位主任、“云蓝阁·福印年年”主理人。他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版画专业。大学在校期间,李毅拜师国家级年画大师杨乃东,系统学习传统年画制作技艺,如今已从事扬州年画创作二十年,其创作的年画作品,多次在省市艺术展中获得荣誉,木版年画作品《一团和气》被扬州博物馆收藏。长久以来,李毅凭借自身对文化潮流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时尚文化的精准把握,不断为传统扬州木版年画注入创新发展的青春活力。

图为李毅(中)积极传播扬州木板年画制作技艺。

“以前,年画在扬州被称作‘年话’,也叫‘讨口彩’,具有辞旧迎新、迎福纳祥等多种吉祥寓意,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用到。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交融,呈现出世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并在构思立意、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刻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扬州特色。扬州年画制作需要经过画样绘稿、刻板、套版刷印、手工描绘等多道工序。其中,‘开眉画眼’的环节需要由画师手工描绘完成画面中人物的五官、胡须、装饰等精细部位,称为‘半印半画’,成为扬州年画的一大特色,体现出画工技艺的精湛。” 李毅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扬州木刻版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汉墓中出土了不少历史实物,呈现出简练、概括的艺术特征。可以说,木刻版画是扬州木版年画孕育的前身。明清时期,扬州成为年画生产的中心,行业繁荣持续了近两百年之久,逐渐形成了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2023年11月,扬州木版年画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进一步推动了扬州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

李毅在学习与传承的二十年间,始终坚守与弘扬传统扬州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同时,他也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融合,致力让传统艺术以活态传承的形式重回现代生活场景。为此,他在年画题材的表达方式上展开了全新的艺术探索,并成功推出一大批年画文创产品。

木版年画作品《守护华夏》融入现代水印套色印制技法。

“2024年,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中国非遗文化元素的出现引发全网关注,吸引了全世界网友的目光。为此,我紧跟流量风口别出心裁地将‘新国潮’与扬州木版年画相结合,创作出作品——《降龙伏虎》。作品中,齐天大圣孙悟空与老虎、祥龙共同入画,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元素完美融合,为扬州木版年画增添更震撼、更时尚的视觉冲击力。”李毅说道。

多年来,李毅在保护和传承扬州木版年画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日常创作之余,他经常带着年画作品和年画制作工具走进社区、街道、校园,开展年画艺术文化体验与技艺展示活动,在扬州市非遗活动日、“春风十里,醉美扬州”好运集等活动中,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木版年画作品《降龙伏虎》设计灵感来自《黑神话悟空》。

李毅作品《一团和气》被扬州博物馆收藏

李毅对记者说:“去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为传统扬州木版年画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作为一名‘80后’非遗传承人,更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自己不懈的创作热情,投入到扬州木版年画创新发展的事业中,让充满艺术性与故事性的扬州木版年画,成为讲述‘中国好故事’的生动载体,让这门传承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