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25年第十季“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揭联仪式在南京中华门举行,开启了乙巳蛇年新春序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董家训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王峰
热闹的锣鼓声中,一副巨幅大红春联亮相,喜庆的气氛瞬间点燃了中华门,1月18日,2025年“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揭联仪式在这里举行。“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即将到来,古老的城墙与火红的春联碰撞,陪伴市民游客共迎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以秦淮河为灵感,中华门春联彰显城市魅力
“灵蛇匀水墨,绘一卷祥图,桥连巷陌春春暖;矫燕探城楼,分千年福宝,路指中华步步高。”中华门春联由市民袁振东撰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书写。
“我在南京生活已有50个年头。中华门前的秦淮河、河上的长干桥、中华门后的中华路,以及中华门原名为聚宝门等等,都为我创作好这副春联,提供了关键文化元素。”袁振东介绍,他很早就想为中华门创作一副春联,蛇年即将到来,秦淮河的水让他想到了书法中所需要的墨,创作出中华门对联。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名誉会长钟振振认为,整首联意境一气呵成,流畅而匀称,洋溢着对百姓、城市和国家的美好祝愿。其中,“灵蛇匀水墨”,起笔有意境,灵蛇又是神物,寓意着祥瑞,它在水中匀起了水墨,水墨乃中国画独有的用词,构思巧妙,与下一句的“绘一卷祥图”自然连缀,绘出了“桥连巷陌春春暖”。
孙晓云的书法对联秀逸劲健,与优美灵动的文字相得益彰。这已是孙晓云连续十年为南京城门书写春联。她说,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城门挂春联显得更有意义,它将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南京城市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投稿人数创新高,青少年热情拥抱传统文化
“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创造性地将650多岁的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和传承千年的书法、楹联、春节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在一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年,成为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2025年“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投稿人数再创新高,征集楹联数达到近两万副。这些作品由钟振振、周游、徐红、魏艳鸣、周桐淦、谷万祥、袁裕陵等楹联大家现场评审,随后由孙晓云、章剑华、言恭达、章节、王继安、刘灿铭、李啸、仇高驰、黄正明、谢少承、常汉平、金丹等书法大家倾情书写,诞生13副乙巳蛇年城门春联。除了中华门外,玄武门、中山门、解放门、太平门等城门也陆续揭联。
“小时候每逢春节,爷爷都会为家里亲手写上一副春联,我就喜欢在旁边观察。”市民李健一早就从城东赶了过来。在他看来,春联中蕴含着大家对平安、吉祥的美好祈愿。
“中国人很讲究仪式感,学书法的人要看最好的春联,就要到南京来。”东北游客宋女士带着孩子一起前来,“小孩读六年级,平时爱好书法。”她说,百闻不如一见,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面向全球征集,高手如云,在巍峨古老城墙的映衬下,大红春联上的书法更加气势恢宏、喜庆美好。
近年来,“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不断升级创新,其中增设的“新苗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投稿,展现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
众多非遗项目亮相,吸引外国留学生体验点赞
在当天的揭联活动中,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浦手狮舞、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灯彩(秦淮灯彩)、泥塑(南京泥人)、南京绳结、老虎鞋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也纷纷亮相,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其中还包括不少海外游客。
来自马来西亚的黄于恒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她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也会过农历春节,写春联同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南京的春节氛围很棒,各种文化活动很丰富。”她有板有眼地跟着南京绳结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老师葛传华学习如何编织如意结。“一号线、二号线……一压二、二压三……”随着最后一个用于保持垂感的结打好,一枚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结就打好了。“这种如意结就像变魔术一样,要动手,还要动脑,更增加了过节的喜庆气氛。”黄于恒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