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初中国开始受到联合起来的满族各部落的威胁。满族侵略的结果是在中国建立了满洲帝国。由于明朝末年封建的国家发生危机,以及一部分中国封建主害怕农民起义而投到侵略者方面去,就使满洲人得到有利的条件征服了中国。但是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种抵抗在1683年以前一直是公开的武装斗争性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开头先念马经)
1
空前,但不知是否绝后
从官方层面,给清朝修史,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界经久不衰的一个课题。给不给修,以怎样的史观去修,修了之后是否公开,公开之后以怎样的态度面对难以避免的争议,都是这个课题下复杂的子课题。
2023年4月1日,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首批重大项目之一,《清代国家统一史》横空出世,一经发行,便引发了相当多的争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清代国家统一史》(以下简称清统史)的内容简介如此描述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从“国家统一”视角展开……系统阐述了清代国家实现统一,巩固和维护统一的历程;从巩固和维护统一的视角全面论述了清代治理边疆的史实,呈现了清代国家统一的全貌;梳理了清代经略边疆的过程,并对其得失作了客观的评价……清代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大一统格局,是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定型时期,正确诠释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按照这段简介的说法,这样一部周到精炼、用心良苦的作品;这样一番赤诚热心、别无二意的陈词,怎么会产生争议呢?
原因很简单,本书中的一些内容与大众普遍认知大相径庭。最高超的笔法,最严谨的考究,最具体的事实。这三大史家美德,本书毫无疑问地占据了不多不少整整两个。
以下摘录部分《清统史》内容如下,读者可先行观摩欣赏一二。
伴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和鸦片战争的爆发……“丧权辱国”的帽子被牢牢地戴在清朝头上,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国人对清朝在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底定”作用给予应有的评价。
清代不公地承受了“丧权辱国”的帽子,至于近代落后的责任、如果不归结于清政府,应该归结于谁,本书并未明确指出。
虽然刘渊、苻生、苻坚等皆以“正统”自居,并谋求统一“中国”,但其愿望不仅没有实现,而且由于苻坚发动的统一南朝的“淝水之战”惨败而留下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被后人耻笑的汉文词汇。
《清统史》此处惋惜的语气突出了写者热烈的感情,一个带入“正统夷狄”的现代人类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强调成语的“汉文”属性,将语言词汇和国家统一有机地对立开。其行文之巧思,令人叹为观止。
在元朝的“大一统”思想主导下,中华大地上的族群融合和族群分布格局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有了巨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女真、渤海等加快了与“汉人”融为一体的步伐,而南部地区的众多人群则在“南人”的旗帜下实现了凝聚,而这两部分人是经过明朝的进一步整合,则有了“明人”或“中华人”的称呼,最终定型为今天的汉族。
尽管对南北汉人的政治区隔削弱了统一性,但也可以说在南北内部加强了凝聚性嘛!难为作者思路如此灵活,角度寻得如此刁钻,实在是彰显史家治史之能啊~(捧读)
以往学界多从族群歧视的角度来评判元朝的这一做法,但……这种做法在客观上却是对五代以来族群融合的结果形成了一种承认,而且促进了不同等级人群的进一步凝聚……也就是说,四等人的划分虽然在当今民族国家语境下具有民族歧视的因素在内,但其却为不同人群的凝聚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原来四等人制只在“当今民族国家语境”下才会具备歧视色彩啊,原来事实上它促进了不同人群的凝聚啊。这也就是说,将全国分为等级不同的几个人群是有利于凝聚的。笔者仔细思考了一番,终于意识到《清统史》这番话的良苦用心:破案了,他说的是以色列。以色列将国内的民族歧视贯彻到底,反过来促进了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内部的团结嘛!一切歧视政策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粉饰。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哦,大开眼界了。
面对质疑和否认,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和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相对于建立“十六国”的“五胡”有了更多的自信,而继其后的蒙古人则将这种自信付诸实践建立了“大一统”的元朝,并抛弃“夷夏”划分的标准,直接将“天下”的人群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等,似乎不屑于再纠缠何为“正统”的问题。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重新拿起了“正统”的武器,且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实现了推翻元王朝统治,所以先秦时期形成的以“夷夏有别”为主要特征的观念在明代不仅得到了继承,而且是肆意发展,为清朝“正统”地位的获得带来了更大困难。
朱元璋“肆意发展”夷夏之辩,给大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好在圣君康熙说了一句“自古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谣言不攻自破,但“清朝的‘正统’地位并没有随着‘大一统’的实现而完全树立起来”。(是啊,为什么呢?)
多尔衮:芝士怎么一会是呢?
这段情感色彩浓厚的文字不免令人震惊。朱元璋弥合南北人群的努力被一句“肆意发展”所概括,丝毫不提及元代“四等人制”加大南北差异的破坏统一行为。清代正统地位之困难取得更多是其屠城、圈地、迁海令、逃人法等一系列“德政”造成的,将之怪罪在前人身上是相当荒谬的。朱元璋强调正统,其意在巩固南北统一,收拾元代强行划分“汉人”、“南人”导致的烂摊子。实在不想责难大清,要责怪前人,那也不能把元代的责任撇的一干二净。至于像“似乎不屑于再纠缠何为正统的问题”这样幽默的朝代拟人句子,仿佛幼稚初中生的历史想象一样天真,也难为有真正的学者能下笔在正经学术著作中写出来。
列举至此,《清统史》的一些问题,读者大致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当然,会有人说,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严肃而考究的,这种主观色彩极其浓重的片段其实不多。不应专门拿出来讲。但是,对学术著作而言,严谨是基本的要求,而编写者的立场观点,往往从细节处透露出来,对于个人色彩应该尽量淡化的官方史书而言,尤其如此。《清统史》不是个人撰写,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书中,一方面有相当的私货夹带风险,另一方面也侮辱了其他认真考证的学者。
也许在一些人眼中,这样的内容再是如何过分、如何夸张,也依旧在“团结史观”的范畴之内,理应赋予足够的包容。但笔者想说的是:“团结”二字,究竟如何解释,是相当能做手脚的。是伪满洲国式的五族协和团结,还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真正有利于团结稳定的团结,这是每个真正希望民族团结的中国人都要思索的问题。
2
历史教育的嬗变:人民史观的退潮
去年11月,根据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泰苏个人社交媒体账户所述:作为政府资助的正式撰写一部全面、权威的清史的尝试,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开展的清史项目现已被搁置,因为上级认为其起草的草案在政治上不可接受——“不符合人民史观”,这是一个极其负面的判决。
我觉得你们疑似有点新清史了
具体来说,该项目“过度受到新清史的影响”。这是一个相当令人震惊的说法,因为大多数项目负责人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激烈攻击新清史。清史自清朝灭亡以来一直没有修出来,这一次再度折戟沉沙,不免令人感慨,但这并非巧合。前文已经讲过,清史不好修,这已经通过几百年来的事实证明了。但清史为什么不好修呢?这就是当代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有人说,官方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对清史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有人甚至说,官修清史一经发表,夸张来说,几乎相当于一则类似于《关于1644年到1912年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件。其中所需要的谨慎,自不待言。
不过,我国其实并非一直对清代评价问题采取暧昧不明的态度。事实上,基于人民史观,在共和国早期,官方对清代的评价是较为明确的。以近日重新发现的1958年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书中将后金战争明确定义为侵略战争
借“统一”二字的政治正确为清代歌功颂德其实是很好理解动机的。扯虎皮拉大旗,暗戳戳地在广大史学工作者共同撰写的官方史书中夹带私货,这就是一部分人的如意算盘。这恰恰掩盖了真正的人民史观。由于种种原因,旧教材所呈现的这种人民史观确实逐渐退潮,乃至于近乎消亡了。但取代人民史观的团结史观,却并没有真正有力回应当下的需求,而是以一种含糊不清的和稀泥姿态展现着对大众认知的傲慢。
3
地图的历史与人的历史
现在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清统史》为什么要叫“清代”国家统一史?想要宣传民族团结的话,为何不直接叫《中华国家统一史》?毕竟,哪怕是地理意义上的统一,也并非清代独家的贡献。另外,这本书中毕竟还有许多清代之前的内容,单是对“四等人制”的再发现,就有足够的探讨价值。
统一二字,难道只能安排在清代的头上?难道只有清代才对当下的统一做出了贡献?诚然,本书强调了清代之前的“大一统”传统,但它的潜台词认为:清代的领土贡献是最晚的,它对中国领土的贡献也是最大的。
是否如此,理应需要更为坚实的论述。
由于长期的历史教育和国人特有(存疑)的朴素地图填色欲望。大家对历史的印象往往特别受到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历史地图的影响。
喜欢我潭图岭北行省的北冰洋辖区吗?
笔者在初中上元代历史时,班上便有一种单纯而强烈的自豪感,PPT上展示元朝地图时,讲台下“收复俄罗斯”等一类口号不绝于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太在乎地图,而缺少了对人本身的关注。
这就导致了种种怪象:比如一个内蒙古人会对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历史功绩无感,反而认为这是所谓“打我祖宗”。 这种思路的潜台词是:人和且只和和他所脚踏的那一块地理单元紧密相连,人是不会流动的,在这里居住过的人,在过去和未来都只会在这里存在。
这种一看就很荒谬的论断,之所以能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大众上得到许多娱乐化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这种地理本位的叙事。《清统史》便是承袭这种观念的一本巨著。在这种观念下地图是第一位的,而至于这宏观地图下微观的个人,究竟在这样一副漂亮的彩色画卷上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这是无关紧要的。
当然,理性而聪明的读者们可以指出满清政治遗产的重要性,因此这种粉饰和妥协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笔者先不论当代地图究竟有几分是解放军的功劳,又有几分是满清的政治遗产,只提出一个问题供读者思考:承接满清的某项政治遗产,就必须承接它的一切么?中国近代的政治“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救亡图存”这四个字,满清政权却恰恰是这四个字的重大阻碍,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现代印度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于地图意义上,是会承接英属印度的各种政治遗产,但他们同时会承认这是一个非印度本土的、异质性极强的政权。而不会选择给他遮羞捂丑、涂脂抹粉,以至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在这一点上,有些人确实连印度阿三都不如。
这里笔者不做过多的分析,仅以提出几个问题,做抛砖引玉之用:
很多人认为强调这种地图的历史,可以对领土合法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对中国而言,最为重要的一块领土是什么呢?
《清代国家统一史》中所谓“国家统一”,是在暗示什么以给自身叠加合法性的呢?
讲到“统一”,人们下意识想到的又是哪里呢?
台湾。
怎么对这块领土而言,究竟是强调他的地理沿革更能整合领土,还是强调人的迁移更能整合领土呢?
国家统一乃是当今最重要的政治正确之一
必须承认的是,在明代之前,中原王朝对台湾岛的实际管理是较为欠缺的。单纯的地理沿革宣传不足以对冲岛内长期积淀的文化心态。须知,如今的台湾民众与大陆最紧密的联系是文化,而这种文化是由一代一代的中国移民带过去的,需要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强调人的历史,而非地图的变迁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清代国家统一史》尽管名义上好像再通过学术构建一套合理的国家统一叙事,但它背后的史观恰恰会在国家统一之后,给国土整合带来思想上的重要阻碍。要避免在国家统一之后出现类似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打的是我祖宗”这种笑话,这种一切以地图为中心的历史观念必须得到改正。所谓大一统,归根到底是人的大一统,而不仅仅是一张地图的大一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