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纪宗玉 董效晏 李磊
1月23日早上 7 点半,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在一片静谧中缓缓苏醒,村民张淑莲也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开启新一天的生活。窗外晨光熹微,洒在这座如今已大有名气的村庄上。张淑莲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厨房,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直饮水 “哗哗” 涌出。
“这水,可是前些年村里大改造时打的深井水,经过净化处理后,直接通到了家家户户。”张淑莲回想起过去,村民们都是拿着水桶,大老远跑到村外的井边打水,晃晃悠悠地再挑回来,哪像现在这般方便。
没一会儿,张淑莲就把早饭就做好了,桌上还摆着昨晚特意准备的年糕,寓意着 “年年高”,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简单用过餐食,8点20分,张淑莲准时踏出家门,准备奔赴村里的五埠岭伙大门景区工作,刚出门,便瞧见同样准备上班的村民刘树琴,两人相视一笑,结伴走在村里宽阔平整、焕然一新的石板路上。
刘树琴忍不住感慨:“淑莲啊,你看看咱村这几年的变化,可真是翻天覆地!以前冷冷清清的,现在一到过年过节,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很呐!我昨天出去赶集,别的村的人都一个劲儿地夸咱们五埠村,说咱都成了模范村咯。”
张淑莲笑着点头:“可不是嘛,这多亏了咱们的赵书记,领着大家闯出一条新路。现在村民大多在景区谋生计,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镇上找活干,工资还按月足额发放,日子安稳又有奔头!”
短短 3 分钟,8 点 23 分,二人准时踏入伙大门景区非遗工坊。工坊内,大红灯笼高挂,红绸飘舞,浓浓的春节氛围扑面而来。走进“岱宗传拓”非遗工坊,张淑莲便径直走向工作台,熟练地整理起游客待会儿拓印要用的工具。
没一会儿,游客们陆续到来。打头阵的是一群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身着时尚的新衣,戴着炫酷的墨镜,一进工坊就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阿姨,这拓印是怎么个玩法呀?”“咱们这非遗可有年头了吧!”
张淑莲面带笑容,耐心地一一解答。
人群中,一个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他紧紧握着拓包,小脸憋得通红,一本正经地在印版上涂抹,可颜料总是不听使唤,不小心弄了个大花脸,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张淑莲看着这一幕,满心欢喜,一边帮着小男孩调整,一边这儿瞅瞅、那儿看看,思量着怎么再优化一下流程,让游客们拥有更完美的非遗体验,开启这个热热闹闹、充满非遗韵味的春节假期,也让五埠村的好名声随着游客传得更远。
忙碌的一上午很快过去,到了中午,张淑莲和刘树琴一同来到景区食堂。食堂里同样被装点得格外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彩带随风飘扬。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边吃边聊,分享着上午接待游客的趣事。
“树琴,我最近发现自己变化挺大的。”张淑莲笑着说,“以前我嘴笨,不太会跟人交流,现在天天在非遗工坊和那些年轻游客打交道,听他们讲外面的新鲜事儿,我这思想都跟着开阔起来,也爱唠嗑了。”
近几年,五埠村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一直在变着花样搞发展。白天,美食胡同香气四溢,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夜晚,灯光秀如梦如幻,音乐节激情澎湃,将夜晚装点得格外迷人,还有好多新增的非遗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我也不能掉队啊。”张淑莲接着说,“最近我对拓片非遗进行创新,紧跟潮流设计了新的拓片样式,好多年轻人特喜欢,争着抢着要带回去做纪念呢。”刘树琴听了,频频点头,眼中同样透着对未来的期待:“还真是,我也打算在布艺这块搞些创新,让咱村的非遗百花齐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